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满江红.登珞珈山,泛东湖》
《满江红.登珞珈山,泛东湖》全文
清 / 陈家庆   形式: 词  词牌: 满江红

游遍江南,算岁岁、飘零为客。

喜今日、故园载酒,好花时节。

十里烟鬟妍入画,一篙春水波翻雪。

忆他乡、无此好江山,楚天阔。青不断,圆无缺。

闻笑语,开欢靥。看远峰鸦背,夕阳红抹。

欲向桂堂招隐士,还宜水底掏明月。

待他时、蜡屐更重寻,开阊阖。

(0)
鉴赏

这首《满江红》描绘了作者在珞珈山登高望远,泛舟东湖的壮丽景色与内心感受。词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四季变换中的自然之美,以及对故乡的深深怀念。

“游遍江南”,开篇即点出作者的游历足迹,表达了对江南美景的热爱与留恋。“算岁岁、飘零为客”,道出了长期漂泊在外的孤独与无奈,但紧接着“喜今日”一句,转折出今日之喜悦,因为能够在此佳节与故园相聚,共享美好时光。

“十里烟鬟妍入画,一篙春水波翻雪”,运用生动的比喻,将远处的山峦比作美丽的画卷,春水则如雪般洁白,描绘了一幅清新脱俗的画面。接下来,“忆他乡、无此好江山,楚天阔”一句,表达了对家乡山水的深情回忆,以及对眼前壮丽景色的赞叹。

“青不断,圆无缺”,形容山色连绵不绝,如同碧绿的屏障;“闻笑语,开欢靥”,听到远处传来的欢声笑语,仿佛是绽放的笑容,充满了生活的乐趣。“看远峰鸦背,夕阳红抹”,夕阳映照下的远山,乌鸦的背影与夕阳的余晖交织在一起,构成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

最后,“欲向桂堂招隐士,还宜水底掏明月”,表达了作者想要邀请隐士一同欣赏月下美景的愿望,同时也暗示了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追求。“待他时、蜡屐更重寻,开阊阖”,期待未来再次踏访此地,寻找更多美好的瞬间,开启心灵的门户,进一步探索自然与内心的和谐统一。

整首词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未来美好时刻的憧憬,展现了作者深邃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热爱。

作者介绍

陈家庆
朝代:清

猜你喜欢

同谢水部陈山人游虎丘王进士赠华荡酒与高家

鹅肫荡口好荼綍,朗秀娇人醉玉姿。
却似鉴湖秋月白,纱浣石上见西施。

(0)

一剪梅 柳

无限伤心夕照中,故国凄凉,剩粉余红。
金沟御水日西东。
昨岁陈宫,今岁隋宫。
往事思量一饷空,飞絮无情,依旧烟笼。
长条短叶翠濛濛。
才过西风,又过东风。

(0)

两同心 有梦

梦到扬州,依然南浦。
绮罗如梦锦如尘,香车宝马知何处。
翠烟笼,十里隋堤,茫茫飞絮。
举目魂消肠断,春光如许。
琼花消息竟飘零,荒台古苑春无主。
想莺花,十二楼前,迷离烟雨。

(0)

杂感寄都门旧知(此诗为李于鳞隙末而作)

瞻彼终南山,松萝幽且邃。
中有一真人,超然远朝市。
手握神龙珠,照夜光自秘。
石笞积古色,斗室廓天地。
涧泉为谁清,蕙花为谁媚。
西望徒遐思,书札何由寄。
嗟哉虚流俗,冥心可无醉。
鸱鸮为家祥,凤鸾非世瑞。
奈何君子交,中道两弃置。
不见针与石,相合似同类。
文字生瑕疵,邓林纷叶坠。
有家早归欤,独歌以卒岁。
岁寒元气塞,偃仰待春事。

(0)

绣球花

高枝带雨压雕栏,一蒂千花白玉团。
怪杀芳心春历乱,卷帘谁向月中看。

(0)

乙丑元日大雪,自饮自醉,遂呼王山人过尚

元日独酌不成酡,穿林唤客雪中过。
三百六旬又过矣,四十五春如老何。
帻软渐知簪发少,兴豪那计酒筹多。
小园风景偏宜雪,缀柳妆梅有许窠。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王播 范泰 林外 何晏 陈沆 范传正 钦叔阳 刘孝孙 琴操 张嘉贞 王驾 沈传师 李渤 吕端 魏杞 胡则 叶衡 许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