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德先韵》
《次德先韵》全文
宋 / 魏了翁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二气同一根,本体浩兮渊。

可见川上逝,未发心下泉。

真机亡停息,果剥根长鲜。

定理亡将迎,尘境地自偏。

形神既外发,何者操其权。

芸芸万感通,存处元寂然。

一物一太极,不间大小年。

随处无亏缺,井居而用迁。

至人配天德,知周物之先。

学者事何事,省察于眇绵。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xiānyùn
sòng / wèilewēng

èrtónggēnběnhàoyuān

jiànchuānshàngshìwèixīnxiàquán

zhēnwángtíngguǒbāogēnchángxiān

dìngwángjiāngyíngchénjìngpiān

xíngshénwàizhěcāoquán

yúnyúnwàngǎntōngcúnchùyuánrán

tàijiānxiǎonián

suíchùkuīquējǐngéryòngqiān

zhìrénpèitiānzhīzhōuzhīxiān

xuézhěshìshìshěngchámiǎomián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魏了翁所作的《次德先韵》,它体现了道家哲学的思想。首句“二气同一根”,以阴阳二气比喻万物的根本,强调宇宙万物的统一性。接下来,“可见川上逝,未发心下泉”描绘了事物的显隐变化,既有表面的流逝,又有内在的静谧。

“真机亡停息,果剥根长鲜”进一步阐述了事物生生不息的本质,如同果实的生长,虽有剥落,但根源始终鲜活。诗人认为,真正的道理无需迎拒,自然存在于寂静之中。“形神既外发,何者操其权”则探讨了形体与精神的关系,暗示无形的精神力量主导着万物。

“芸芸万感通,存处元寂然”表达出万物感应相通,而在存在的深处却是寂静无为的状态。“一物一太极,不间大小年”强调无论大小事物,都遵循同样的道理,没有大小之分。“随处无亏缺,井居而用迁”表明万物在变化中保持完整,即使在日常生活中也能体现出这种智慧。

最后两句,“至人配天德,知周物之先”赞美至人的境界,他们具备天道的美德,能预先洞悉万物。诗人提醒学者应深入省察,把握这微妙的道理。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深邃的哲理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道家思想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

作者介绍
魏了翁

魏了翁
朝代:宋   字:华父   号:鹤山   籍贯:邛州蒲江(今属四川)   生辰:1178年—1237年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
猜你喜欢

夜自西湖循瓮山同玉峰上人步归兰若

湖色冷春衣,沙禽夜尚飞。

路随山下转,僧伴月中归。

祗树藏金界,禅灯出翠微。

他年谢灵运,结社愿无违。

(0)

法云篇送芜上人访吴楚真僧

法云不断随高踪,洗钵寒潭悟毒龙。

千岁枯藤四海杖,半山古寺五更钟。

野店馀斋饲饥鸟,参禅直上匡庐峰。

才尽三吴又经楚,衰草园陵不吊古。

暂寄人间未坏身,独入风林伏啸虎。

夜逢老衲说楞严,门掩篝灯正秋雨。

(0)

宫词题画·其三秋

青桂花开秋已半,夜深绛阙低河汉。

起看月影落金盆,纤手掬之光历乱。

双玉跳脱近水寒,坐来长袖凭阑干。

(0)

金山寺

长江涌块石,万古江中浮。

倚空结危构,凌波成奇游。

僧呼鼋鼍出,客指蛟龙湫。

云开钟山岑,日映扶桑洲。

海峰三数点,甫北一航舟。

百年战争息,江水此安流。

(0)

浮光八咏·其一戈山

郁嵂邻嵩少,仙人遗旧迹。

苍翠薄青霄,烟霞烂白石。

(0)

移居宣武街庭前有奇石四各题以名维益汝脩弘甫欣然赋诗余亦各得一首·其二二华峰

我有五亩园,当檐二华峙。

山灵似有情,不约忽来此。

(0)
诗词分类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诗人
李珣 刘迎 金农 黄姬水 贺双卿 黄宗羲 欧阳建 刘言史 李濂 洪秀全 梁佩兰 许衡 李渊 高明 蔡清 陆釴 殷尧藩 梁同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