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壬申年封州自正旦雨至元宵不止》
《壬申年封州自正旦雨至元宵不止》全文
宋 / 郑刚中   形式: 古风

人图作元夜,剪纱累红莲。

天欲下膏泽,万瓦飞流泉。

烧灯雨何损,不过市井喧。

春若无此雨,从谁觅丰年。

痴儿騃女临管弦,见雨不止意缺然。

百千灯光祗照夜,山下一犁知几钱。

人间万事有轻重,况是作止当从天。

(0)
翻译
人们期待元宵佳节,精心装饰红莲灯。
天空似乎要降下恩惠,屋瓦上雨水如泉水般飞溅。
即使雨中点灯,也不过增添些市井的喧嚣。
如果没有这场春雨,何处寻找丰收的希望。
天真孩童和痴情女子面对音乐舞蹈,见雨不停心中难免失落。
无数灯火照亮夜晚,山下耕田一犁能换多少钱呢。
世间万物都有轻重之分,更何况行动和停止都应听从天命。
注释
元夜:元宵节。
剪纱:装饰灯饰。
膏泽:恩惠、甘霖。
飞流泉:形容雨水如泉水般倾泻。
烧灯:元宵节赏灯。
喧:喧闹。
騃女:痴情女子。
意缺然:心中失落。
犁:农具,此处指耕田。
轻重:重要性或价值的差别。
从天:听从天意。
鉴赏

这首宋诗《壬申年封州自正旦雨至元宵不止》由郑刚中所作,描绘了元宵节期间连日降雨的情景。诗人以独特的视角,将雨水比喻为上天的恩赐,象征着丰年的希望。他观察到人们在雨中欢庆元宵,尽管雨势较大,但并未影响节日的热闹气氛,反而增添了别样的情趣。

"人图作元夜,剪纱累红莲",形象地描绘了人们在雨中仍尽力营造元宵佳节的喜庆景象,即使雨滴如红莲般密集。"天欲下膏泽",表达出对雨水滋润大地的期盼,暗示丰收的到来。"烧灯雨何损,不过市井喧",说明即使雨中放灯,人们的活动并未因此受阻,反而增添了市井生活的喧嚣。

"春若无此雨,从谁觅丰年",进一步强调了雨水对于农业的重要性,没有这场雨,春天的丰收就无从谈起。"痴儿騃女临管弦,见雨不止意缺然",通过描绘孩子们的失望,反映出人们对雨水的期待和对丰收的渴望。

最后两句"人间万事有轻重,况是作止当从天",诗人以哲理性的语言总结,世间万物都有其自然规律,雨水的降临与否是天意,人们应当顺应自然,接受并欣赏这种变化。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元宵节期间的雨景,寓含了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理解,展现出诗人对农事和民生的关注。

作者介绍
郑刚中

郑刚中
朝代:宋   字:亨仲   籍贯: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   生辰:1088年—1154年

郑刚中(1088年—1154年),字亨仲,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人。南宋抗金名臣。生于宋哲宗元祐三年,卒于高宗绍兴二十四年,年六十七岁。登绍兴进士甲科。累官四川宣抚副使,治蜀颇有方略,威震境内。初刚中尝为秦桧所荐;后桧怒其在蜀专擅,罢责桂阳军居住。再责濠州团练副使,复州安置;再徙封州卒。桧死,追谥忠愍。刚中著有北山集(一名腹笑编)三十卷,《四库总目》又有周易窥余、经史专音等,并传于世。 
猜你喜欢

古诗十九首·其十九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

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

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

(0)

秋夜曲

蟋蟀啼阶叶飘井,秋月还来照人影。

锦衾罗帷愁夜长,翠带瘦断双鸳鸯。

幽兰裛露露珠白,零落花香葬花骨。

秋深夜冷谁相怜,知君此时眠未眠。

(0)

陶澍祠联

改鹾法,近悦远来,试观淮浦连年,浩浩穰穰,岂惟追齐相夷吾,府海功施称再造;

荐飶馨,春祈秋报,况对郁洲胜境,熙熙皞皞,真可继晋贤靖节,名山祀典配三元。

(0)

火神庙联

缅思上古圣人,四时钻燧;

请看太平气象,万户炊烟。

(0)

淀山湖

洞庭山下去,白浪接天流。

烟波十万顷,少个打鱼舟。

(0)

火记歌并序·其十一

冷气伤时物,阴来万木凋。

菊花寻戊己,赤血斩龙腰。

剥烂将为土,离铅见即消。

苦心修至道,莫恨路迢迢。

(0)
诗词分类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隐峦 张君房 韦迢 令狐德棻 王炎午 白敏中 李燔 牛僧孺 许善心 崔玄亮 顾云鸿 赵匡胤 蔡温 于頔 李侗 鹿善继 陈道复 毕仲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