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远池荒尚有亭,山翁去后竟沉冥。
江光不改鸭头绿,树影长浮竹叶青。
往日儿童歌客醉,近来时俗忌人醒。
君看举世醺如梦,岂独高阳是酒星。
世远池荒尚有亭,山翁去后竟沉冥。
江光不改鸭头绿,树影长浮竹叶青。
往日儿童歌客醉,近来时俗忌人醒。
君看举世醺如梦,岂独高阳是酒星。
这首诗描绘了习家池历经变迁后的景象与氛围。首联“世远池荒尚有亭,山翁去后竟沉冥”以“世远”和“池荒”点出时间的流逝与环境的变迁,而“尚有亭”则透露出在荒废中仍有一丝留存的痕迹,仿佛是对过往的怀念。接着,“山翁去后竟沉冥”一句,通过“山翁”的离去,象征着一种精神或文化的消逝,营造出一种深沉的氛围。
颔联“江光不改鸭头绿,树影长浮竹叶青”转而描绘自然景色的恒久不变,江水依旧碧绿如鸭头,树木的影子在竹叶间轻轻摇曳,展现出一种宁静和谐之美。这两句通过鲜明的色彩对比,强调了自然界的永恒与美丽。
颈联“往日儿童歌客醉,近来时俗忌人醒”则从历史的视角转向对社会风气的反思。它对比了过去人们自由欢歌、放纵自我的场景与现今社会对清醒者的忌惮,暗示了时代变迁中价值观的转变,以及人们对自由与个性表达的限制。
尾联“君看举世醺如梦,岂独高阳是酒星”以夸张的手法,将整个世界比作一场醉梦,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讽刺与批判。同时,通过“高阳是酒星”的典故,暗指那些能保持清醒、独立思考的人如同古代的酒神一样珍贵,呼吁人们在纷扰的世事中保持自我,不被世俗所束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习家池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更深刻地反映了对历史变迁、社会风气以及个人价值的思考,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艺术感染力。
规裁珍素裂轻云,柄剪春篁燥丛露。
制以为扇持赠君,拂君怀袖袪君暑。
蜀天六月苦炎歊,赤龙秋秋驻云雾。
火走肤脉汗若流,暗逗浮凉下天宇。
画作飞蝇缘误点,徐隔游尘不成污。
何以为报我知之,奉扬仁风慰黎庶。
颢风肃九旻,楼榭注明迥。
林爽无剩繁,溪澄有馀映。
四阿延清霏,六幕尽高兴。
号枝蝉腹厉,掠野鹘拳劲。
山意日久高,差差插空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