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园茅土尽瓜分,村舍亭林支配匀。
园外民田硗且窄,地权何日得平均。
陵园茅土尽瓜分,村舍亭林支配匀。
园外民田硗且窄,地权何日得平均。
这首诗反映了晚清社会的土地分配不均问题。诗人以“陵园茅土尽瓜分,村舍亭林支配匀”开篇,形象地描绘了土地被权贵和富人分割占有,普通村民的田地则显得狭小而贫瘠的景象。通过“园外民田硗且窄”一句,进一步强调了土地资源的不平等分配,暗示了农民生活的艰辛与困苦。
“地权何日得平均”则是诗人对社会现状的深刻反思与对未来公正土地制度的渴望。这首诗不仅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不公,也表达了对改变现状、实现土地资源合理分配的美好愿景。整体而言,这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对公平正义的追求。
火德中微否未倾,朝阳一疏凤先鸣。
如公忠论能旋听,彼莽奸谋未可成。
万古仙名香宇宙,几人遗臭腐公卿。
至今风吼松声怒,似为先生诉不平。
醉里江南路。问梅花、经年冷落,几番烟雨。
玉骨冰肌终是别,犹带孤山瑞露。
想蕴藉、和羹风度。
万紫千红羡妒早,羡仙标、岂比人间侣。
聊玩弄,六花舞。云寒木落山城暮。
忽飘来、暗香万斛,春浮江浦。
茅舍竹篱词客老,拟傍东风千树。
看好月、亭亭当午。
流水村中清浅处,称横斜疏影相容与。
时索笑,想应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