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浩通津水,茫茫远接天。
烟光牛渚外,秋色雁行边。
孤棹横江渡,群山与岸连。
有人沙觜立,应是待来船。
浩浩通津水,茫茫远接天。
烟光牛渚外,秋色雁行边。
孤棹横江渡,群山与岸连。
有人沙觜立,应是待来船。
此诗描绘了一幅壮阔而宁静的江景画卷。诗人以“浩浩通津水,茫茫远接天”开篇,用“浩浩”和“茫茫”两个词,生动地展现了江水的广阔无垠,仿佛与天际相连,营造出一种深远辽阔的意境。接着,“烟光牛渚外,秋色雁行边”,进一步渲染了画面的动态美,远处的烟雾与江面相接,秋日的景色中雁群南飞,动静结合,富有诗意。
“孤棹横江渡,群山与岸连”两句,笔触细腻,描绘了一叶孤舟横渡江面,群山与岸边相连的景象,既表现了舟行之孤寂,也暗示了山水之间的紧密联系,给人以深思的空间。最后,“有人沙觜立,应是待来船”,通过一个等待的人,巧妙地点明了画面的主题——期待与希望,同时也为整个画面增添了几分生活气息和情感深度。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的独特理解,是一首富有艺术感染力的佳作。
老子今年,年登七十,阿婆年亦相当。
几年辛苦,今日小风光。
遇好景,何妨笑饮,依前是、未放心肠。
人都道,明明了了,强似个儿郎。幸偿。
婚嫁了,双雏蓝袖,拜舞称觞。
女随夫上任,孙渐成行。
惭愧十分圆满,无以报、办取炉香。
频频祝,百年相守,老子更清强。
先生柱史后,道价连城重。
火龙燎金鼎,玉楼讵可冻。
扁舟造交旧,已奏少微动。
蔼然义风畅,举世士莫共。
雪声洒篷背,皓彩耿幽梦。
相见忻把酒,清啸尘落栋。
愿奉圯桥履,岂惮吏部瓮。
六凿方有愧,一锥烦屡痛。
益知仁者心,新诗得频讽。
尘波溢目深溟渤,往古来今空出没。
喜君相见话丹经,起我凌云恶阡陌。
我生素乏儿女姿,面上巉岩耸山骨。
少年避地东海隅,架竹编茅剪荆棘。
白云为我开山容,清风为我翔真域。
旋属群寇迫驱攘,淬出青萍闭丹室。
风尘澒洞十馀年,灵府芝田渐芜没。
逢君踪迹类秋蓬,遗我刀圭延岁月。
何当横槊静寰区,同子山居论丹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