猩屏画了。掩绯帔两重,薰风开早。
比似洛花,叠叠楼台,仙云绕。一层更上香光饱。
引彩蝶、房房都到。绛桃百叶,芳兰并蒂,未如卿好。
娇巧。石家姊妹,向燕市另起,金台小稿。
六幅锦裙,百琲明珠,盈怀抱。窗扉十扇开朱鸟。
替七尺、珊瑚写照。凭将绛蜡融珠,凤衔到晓。
猩屏画了。掩绯帔两重,薰风开早。
比似洛花,叠叠楼台,仙云绕。一层更上香光饱。
引彩蝶、房房都到。绛桃百叶,芳兰并蒂,未如卿好。
娇巧。石家姊妹,向燕市另起,金台小稿。
六幅锦裙,百琲明珠,盈怀抱。窗扉十扇开朱鸟。
替七尺、珊瑚写照。凭将绛蜡融珠,凤衔到晓。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精致而浪漫的画面,以猩红色的屏风为背景,上面绘有细腻的图案。女子身着两层深红色披肩,如同初夏的薰风吹拂,带来早春的气息。榴花盛开,如同洛阳牡丹般繁盛,楼阁仙云缭绕,显得超凡脱俗。
词人进一步赞美榴花的香气浓郁,吸引彩蝶纷飞,每一层花瓣都充满了香气。即使是艳丽的桃花和兰草,也无法与榴花的美丽相比。接下来,词人提及石姓姐妹在燕市新建的小居,那里装饰华美,裙摆如锦,佩戴着璀璨的明珠,满载着富贵之气。
窗户十扇,朱鸟图案装饰,映衬出主人的高雅。词人甚至想象,能借着红烛的光芒,让凤凰衔来这美好的景象直到天明。整体上,这首词以榴花为载体,展现了作者对繁华富丽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事物的赞美,语言华丽,意境优美。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