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王仗黄钺,自谓将天威。
孤竹两君子,采薇旁笑之。
岂徒惊世俗,趋死乃如归。
周衰楚蒙吏,快辩多文词。
高言毁二子,至与盗蹠齐。
夷齐固齐圣,于道岂无知。
轻身立世教,争夺尚如斯。
周王仗黄钺,自谓将天威。
孤竹两君子,采薇旁笑之。
岂徒惊世俗,趋死乃如归。
周衰楚蒙吏,快辩多文词。
高言毁二子,至与盗蹠齐。
夷齐固齐圣,于道岂无知。
轻身立世教,争夺尚如斯。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耒的《感遇》二十五首中的第十七首。诗中通过对古代周王和孤竹君子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英雄将领的赞美之情,以及对于世俗评价和个人信念之间冲突的深刻体会。
"周王仗黄钺,自谓将天威。" 这两句写出了周王手持象征权力的宝剑,自认为是上天所托,拥有执行天意的力量。这不仅展示了古代君主的权力象征,也表达了一种对神圣使命的自信。
"孤竹两君子,采薇旁笑之。" 这里提到的“孤竹”通常被认为是指孔子和他的弟子,因为孔子的字是“仲尼”,而“孤”和“仲”在古汉语中谐音,所以有时用“孤”代指孔子。这两位君子在采薇(一种野菜,常用来比喻困难时期)的地方相对而笑,显示了他们超然物外、不为世俗所动摇的高洁品格。
"岂徒惊世俗,趋死乃如归。" 这两句表达了一种观点,即真正的英雄和圣贤之人,不仅能震撼世人的常规思考,更能在面对死亡时表现出一种超脱生死、泰然自若的态度。
接下来的几句“周衰楚蒙吏,快辩多文词。高言毁二子,至与盗蹠齐。”则描述了一个场景,可能是某种法律争议或道德评判中,官员和律师们以巧辩和繁复的文字进行辩论,而在这种辩论中,甚至会将高尚的人物与卑鄙之人相提并论。
最后,“夷齐固齐圣,于道岂无知。轻身立世教,争夺尚如斯。”表达了诗人对于那些真正理解和践行大道的圣贤之人的敬仰,以及对于他们以身许国、建立世纪教诲的崇高精神态度的赞美。
整首诗通过对比鲜明的人物形象,展现了诗人对于英雄与圣贤品格的向往和尊重,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当时社会评价标准和个人理想之间矛盾的深刻感悟。
举才天道亲,首阳谁采薇。
去去荒泽远,落日当西归。
羲和驻其轮,四海借馀晖。
极目何萧索,惊风正离披。
鸱鸮鸣高树,众鸟相因依。
东方有一士,岁莫常苦饥。
主人数相问,脉脉今何为。
贫贱亦有乐,且愿掩柴扉。
客从南县来,浩荡无与适。
旅食白日长,况当朱炎赫。
高斋坐林杪,信宿游衍阒。
清晨陪跻攀,傲睨俯峭壁。
崇冈相枕带,旷野怀咫尺。
始知贤主人,赠此遣愁寂。
危阶根青冥,曾冰生淅沥。
上有无心云,下有欲落石。
泉声闻复急,动静随所击。
鸟呼藏其身,有似惧弹射。
吏隐道性情,兹焉其窟宅。
白水见舅氏,诸翁乃仙伯。
杖藜长松阴,作尉穷谷僻。
为我炊雕胡,逍遥展良觌。
坐久风颇愁,晚来山更碧。
相对十丈蛟,歘翻盘涡坼。
何得空里雷,殷殷寻地脉。
烟氛蔼崷崒,魍魉森惨戚。
昆崙崆峒颠,回首如不隔。
前轩颓反照,巉绝华岳赤。
兵气涨林峦,川光杂锋镝。
知是相公军,铁马云雾积。
玉觞淡无味,胡羯岂强敌。
长歌激屋梁,泪下流衽席。
人生半哀乐,天地有顺逆。
慨彼万国夫,休明备征狄。
猛将纷填委,庙谋蓄长策。
东郊何时开,带甲且来释。
欲告清宴罢,难拒幽明迫。
三叹酒食旁,何由似平昔。
《白水县崔少府十九翁高斋三十韵》【唐·杜甫】客从南县来,浩荡无与适。旅食白日长,况当朱炎赫。高斋坐林杪,信宿游衍阒。清晨陪跻攀,傲睨俯峭壁。崇冈相枕带,旷野怀咫尺。始知贤主人,赠此遣愁寂。危阶根青冥,曾冰生淅沥。上有无心云,下有欲落石。泉声闻复急,动静随所击。鸟呼藏其身,有似惧弹射。吏隐道性情,兹焉其窟宅。白水见舅氏,诸翁乃仙伯。杖藜长松阴,作尉穷谷僻。为我炊雕胡,逍遥展良觌。坐久风颇愁,晚来山更碧。相对十丈蛟,歘翻盘涡坼。何得空里雷,殷殷寻地脉。烟氛蔼崷崒,魍魉森惨戚。昆崙崆峒颠,回首如不隔。前轩颓反照,巉绝华岳赤。兵气涨林峦,川光杂锋镝。知是相公军,铁马云雾积。玉觞淡无味,胡羯岂强敌。长歌激屋梁,泪下流衽席。人生半哀乐,天地有顺逆。慨彼万国夫,休明备征狄。猛将纷填委,庙谋蓄长策。东郊何时开,带甲且来释。欲告清宴罢,难拒幽明迫。三叹酒食旁,何由似平昔。
https://shici.929r.com/shici/mqE3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