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才天道亲,首阳谁采薇。
去去荒泽远,落日当西归。
羲和驻其轮,四海借馀晖。
极目何萧索,惊风正离披。
鸱鸮鸣高树,众鸟相因依。
东方有一士,岁莫常苦饥。
主人数相问,脉脉今何为。
贫贱亦有乐,且愿掩柴扉。
举才天道亲,首阳谁采薇。
去去荒泽远,落日当西归。
羲和驻其轮,四海借馀晖。
极目何萧索,惊风正离披。
鸱鸮鸣高树,众鸟相因依。
东方有一士,岁莫常苦饥。
主人数相问,脉脉今何为。
贫贱亦有乐,且愿掩柴扉。
诗人以举才自比,与天道相亲,首阳之地无人采摘野生薇菜。旅途远离荒泽,夕阳西下时需归去。羲和即太阳所乘的车驾,四海借助余下的光辉。极目望去却见萧索,风起惊飞衣裳正要解开。夜间猫头鹰鸣叫于高树上,众鸟依附于它。东方有一位士人,每年岁末并不常感受饥饿。主人频繁相问,关切之情表现在不断的探询中。主人慰问诗人的近况,诗人回答说:虽然贫贱,但也有乐趣,愿意掩上柴扉,隐居生活。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抒写,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在物质匮乏中寻找精神寄托的心态。诗中的意境淡远,情感真挚,体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追求和生命态度。
照眼花枝是蜡梅,香传小树为谁开。
弄阴欲雪山长暝,破晓终风水漫洄。
鸟语春声喧复静,鸿飞寒影去还来。
数间败屋浮桥外,何故无吟不举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