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飞来峰》
《飞来峰》全文
清 / 缪荃孙   形式: 古风

东过九里松,西入飞来峰。

蟠地复际天,面面青芙蓉。

千寻具皱瘦,百穴穿玲珑。

造像始何年,劖削皆神工。

天低山翠活,雨洗春烟浓。

来瀑及奔雷,十步一支筇。

倚阑闻泉声,冷意蟠心胸。

径参情净理,默證南北宗。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飞来峰的壮丽景色与深厚的文化底蕴。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飞来峰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气息融为一体。

首先,诗人从地理位置入手,“东过九里松,西入飞来峰”,生动地展现了飞来峰的所在方位,仿佛读者已置身于这山林之中。接着,“蟠地复际天,面面青芙蓉”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山峰比作层层叠叠的青芙蓉,形象地描绘出山峰的高耸与青翠欲滴的景象。

“千寻具皱瘦,百穴穿玲珑”则进一步展示了山峰的形态特征,通过“千寻”、“皱瘦”、“百穴”、“玲珑”等词语,既表现了山峰的雄伟壮观,又突出了其细腻精致的美。接下来,“造像始何年,劖削皆神工”表达了对山中石刻艺术的赞叹,暗示了飞来峰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天低山翠活,雨洗春烟浓”描绘了雨后山色的清新与生机勃勃,而“来瀑及奔雷,十步一支筇”则展现了山中瀑布与雷鸣的震撼场景,以及登山者的体验。最后,“倚阑闻泉声,冷意蟠心胸”通过听泉声感受内心的宁静与清凉,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径参情净理,默證南北宗”则升华了主题,表达了诗人通过自然景观的观察,达到了内心世界的纯净与对佛教哲学的深刻理解,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境界。

综上所述,这首诗不仅描绘了飞来峰的自然美景,还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与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邃的思想境界。

作者介绍

缪荃孙
朝代:清

猜你喜欢

水龙吟.中秋得石甫京邸书,对月有怀,代琴夫人倚声寄之

一行玉雁横秋,替传千里婵娟意。

凭高北望,风荷露柳,万重烟水。

玉镜高圆,金鞭未整,为谁留滞。

又晚妆拜月,飘飘仙袂,人正在秋光里。

今夕茜窗无睡,数佳期、负他红桂。

神仙风度,瑶天笙鹤,是君前世。

怎不归来,素蟾并照,红鸾双倚。

待归来、先指芙蓉,教看恁般憔悴。

(0)

上江虹·其二美人鞋尖,和越缦师

一捻轻红,恁纤细、不禁捉搦。

还忆得、倒提金缕,珍珠欲滴。

碧笋侵莎刚露颖,红莲出水才胜笔。

认中间、一道蹙金梁,朱丝直。瞒不过,芳苔迹。

遮不住,湘裙隙。任桂柳双绣,纤于黍粒。

窥客蹴开珠箔线,听歌点落雕栏漆。

似藕花、风飐小蜻蜓,依人立。

(0)

一枝花·其二夜坐叠前韵

户外春阴阁。甜酒浇书不恶。柳阴东面转、月将落。

澹白梨花,长记东栏约。玉轸蛛丝络。

指爪添长,一春谁弄弦索。昏旦何妨错。

蝠燕从人清波。小斋题画舫、任栖泊。

槐火清明过了,依前寂寞。漫整乌巾角。

且自煎茶,玉烟轻度帘幕。

(0)

临江仙.自南京还苏州道中作

三日匆匆来又去,去时先办归程。

蒜山如墨惠山青。江南梅熟候,倏忽变阴晴。

窗外跳珠过急雨,溪声怒作雷声。

傍溪村舍画难成。盈盈桑葚湿,两两水禽鸣。

(0)

喜团圆

深秋丽景,屏堆紫菊,窗映红蕉。

相如病渴狂心在,喜重逢娇娆。

晨妆镜里,远山眉样,著意新描。

如今肯再,钗分燕股,剪破鸾绡。

(0)

定风波.为人题逸仙村壁

公子归来燕燕忙。也曾惊坐发清狂。

此日楼头双燕语。人去。无情帘额卷斜阳。

醉后乘骢鞭屡堕。嘶过。逸仙村畔路茫茫。

坏壁题诗聊遣恨。休问。海山何处觅神方。

(0)
诗词分类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诗人
李世民 杨奂 海瑞 徐凝 冯延巳 夏完淳 张可久 曹邺 归有光 陈赓 党怀英 杨炯 李壁 戎昱 张载 潘岳 薛逢 梁章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