诛茅结屋方丈阔,买酒浇肠升斗悭。
古寺隔林人阒寂,祗传钟梵到山间。
诛茅结屋方丈阔,买酒浇肠升斗悭。
古寺隔林人阒寂,祗传钟梵到山间。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隐居山中的生活情景与心境。首句“诛茅结屋方丈阔”,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诗人亲手建造的小屋,虽仅方丈之大,却也自得其乐,展现出一种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次句“买酒浇肠升斗悭”,则通过饮酒这一日常小事,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珍惜和满足,即使酒量有限,也要尽情享受,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与乐观。
接着,“古寺隔林人阒寂”一句,将视线转向远处的古寺,通过“隔林”和“阒寂”的描绘,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静谧祥和的氛围,暗示了诗人内心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最后,“祗传钟梵到山间”一句,以钟声和梵音作为背景音乐,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宁静和谐的意境,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宗教精神的感悟与共鸣,以及在自然与心灵深处寻求精神寄托的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居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精神世界,以及对自然美景与宗教信仰的深切感受,充满了诗意与哲思。
予方寓小山,感君忽相过。
风标夺莹玉,气语排悬河。
君初佩金印,治蛮真有科。
彼侮我即斩,威行济之和。
使知朝廷尊,帖帖无愆讹。
圣主方求才,四海张网罗。
麒麟并凤凰,所获宁为多。
如君必见取,为君吟菁莪。
平明下碧落,晚投清远峡。
银潢注地来,翠壁连天插。
中含五峰秀,寺载三车法。
龙归石有痕,犀跃无遗柙。
直钓谁得鱼,危矶待鸥狎。
长廊览前题,习之最为甲。
物理求其全,用材无乃狭。
浑诗亦可取,小雨才一霎。
未能臻甫白,源长流不乏。
持杯聊酌茗,清风为停箑。
超然望日下,岚翠忽颓压。
忍涕上孤舟,低头随雁鸭。
一鸟忽惊鸣,众鸟高下噪。
飘风自南至,汹汹结阴瀑。
须臾江涛翻,石裂巨木倒。
禾麻安愗论,畦陇漭若扫。
苍天本好仁,孰使风伯暴。
有叟重咨嗟,吾年行已耄。
此风未尝见,神理所诫告。
我因谕彼侬,天地广覆焘。
噫气亦偶然,何必泥应报。
掉头不吾顾,植杖复悲悼。
新亭彼谁搆,名因翰林揭。
惟南极空旷,朗咏佳兴发。
倾盖忘形骸,辄莫叹华发。
归帆天外低,渡鸟云端没。
中原峥嵘际,天堑限楚越。
宁知承平来,但见山花歇。
君相方圣贤,胡为念京阙。
但穷林泉乐,蹑屐上崷崒。
酒量孰先降,樽罍未云竭。
欲寻太白坟,草间迷断碣。
神交无古今,清风来飘忽。
征辔还催人,东峰挂寒月。
追维平昔游,十几丧六七。
与君虽尚在,踸踔各衰疾。
功名无几何,岁月忽已失。
伻来辱新诗,欲和久阁笔。
文章老愈精,光彩烂星日。
市门果神仙,参军真俊逸。
又如窥沙漠,铁骑万馀匹。
一战孰与当,百胜得深术。
有过惧不闻,愚恶志所嫉。
言归洁其身,天命能自诘。
知音我愈寡,深谷讵敢出。
相望止一江,高议容接膝。
请观商山皓,宁终守蓬荜。
众人拉其华,君子俟其实。
定当卜邻去,携手藏于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