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即景·其二》
《即景·其二》全文
清 / 弘历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一岭界双水,双流汇一溪。

问谁为布置,莫与识端倪。

野鸟呼名异,山田纳稼齐。

侵镳寒气重,满谷霁烟低。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自然界的和谐画卷,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中水、山、鸟、田等元素的相互作用与融合之美。

首句“一岭界双水”,以“一岭”作为分界线,巧妙地将“双水”区分开来,既突出了山脉的雄伟,又暗示了水流的自然流动。接着,“双流汇一溪”,描述了两条河流在某处汇聚成一条溪流的过程,体现了自然界中水体流动的规律性和动态美。

“问谁为布置,莫与识端倪。”这两句诗以设问的方式,表达了对自然界中这种和谐景象的赞叹和不解,似乎在询问大自然是如何巧妙地安排这一切,让人难以完全理解其中的奥秘。

“野鸟呼名异,山田纳稼齐。”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自然界的生动场景。野鸟各具特色,它们的叫声各异,仿佛在为这幅画面增添生机;而山田中的庄稼整齐划一,展现出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存的一面。

“侵镳寒气重,满谷霁烟低。”最后两句则通过“寒气”和“霁烟”这两个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凉意的氛围。寒气的“侵镳”暗示了季节的变化,而山谷中弥漫的“霁烟”则给人一种清新、宁静的感觉,整个画面显得格外和谐与宁静。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致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和谐共生状态的赞美与向往,同时也蕴含着对大自然奥秘的探索与思考。

作者介绍
弘历

弘历
朝代:清

猜你喜欢

初秋八首·其八

鱼波唼唼水新周,高柳风通雾亦勾。

晓雨掠成凉鹤去,晚烟栖密荻花收。

苍苍前箙鹰轻甚,湿湿河房星渐赒。

我道未舒采药可,清霜飞尽碛天击。

(0)

清明

何哉清明乃尔愁,雨声中间花事休。

一春留春不肯住,况无酒与春相酬。

墙头笋已吹成竹,夺我斋厨苍玉束。

满床书卷为不平,亦怨秋崖长负腹。

(0)

月夜

人间执热难为睡,起听松风视月明。

天净略无云一点,夜深已是鹤三更。

自经秋后可曾雨,才入山来如许清。

能得几多残暑在,草根何处不蛩声。

(0)

即事十首·其二

野塘尺水亦生烟,宁有馀波可及田。

商略且为鱼作计,须臾毋死待丰年。

(0)

山家·其二

明月相看未厌贫,好风无价一披襟。

苔檐不扫少来往,两部鸣蛙草自深。

(0)

问雨

烟为火之气,欲雨烟不散。

阳为阴所遏,炎焰变舒缓。

云乃水之气,欲雨云乃浮。

阴为阳所爨,饙馏成波流。

残秋穷腊百馀日,小园不曾鞋底湿。

东风欲动问行程,山中比夜雨连明。

吾闻阴阳交媾,始生万物。不蒸不发,不渍不茁。

往者久晴,欲驾遄辍。今行而雨,咎天何说。

然则紫阳山人老如此,夫岂得已有行役。

皇天肯念行路难,岂不能顷刻之间一扫云烟红日出。

(0)
诗词分类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诗人
李旦 刘几 陈昌齐 惟俨 凌廷堪 任伯雨 西鄙人 虞姬 刘令娴 李夔 华允诚 曾公亮 胡深 徐俨夫 李元纮 石涛 高斌 刘安世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