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山家·其二》
《山家·其二》全文
宋 / 方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明月相看未厌贫,好风无价一披襟。

苔檐不扫少来往,两部鸣蛙草自深。

(0)
注释
明月:明亮的月亮,象征纯洁或宁静。
贫:贫困,这里可能指生活条件艰苦。
好风:清风,形容自然环境的美好。
苔檐:长满青苔的屋檐。
鸣蛙:蛙鸣,乡村常见的自然声音。
草自深:草木茂盛,无人打理。
翻译
明亮的月亮映照着贫困的景象,却并不让人感到厌倦,清风拂面,如同无价之宝,让人心旷神怡。
青苔覆盖的屋檐很少有人打扫,因为这里人迹罕至,只有蛙鸣声在茂密的草丛中回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物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田园生活。开篇"明月相看未厌贫,好风无价一披襟"表达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满足和喜悦,以及他对于清风明月这些自然之美的珍视。这里的"未厌贫"并非真正的贫穷,而是对物质欲望的超越,诗人在月光下,对于自然界的美好感到心满意足。

接下来的"苔檐不扫少来往"则透露出一种隐逸生活的宁静与孤独。"苔"指的是生长在屋檐上的苔藓,表示时间久远,而"不扫"则是对这个环境的保留和欣赏,不需要刻意打理。而"少来往"则表明诗人所处之地访客稀少,保持着一种安静的状态。

最后两句"两部鸣蛙草自深"更增添了一种生机勃勃的景象。"两部鸣蛙"指的是不同的地方都有蛙声,此处则是指家中的庭院和外面的野地,显示出自然界生命力的旺盛。而"草自深"则进一步描绘了这种宁静而又生机勃勃的环境。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种远离尘嚣、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生活状态,是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的一种向往和追求。

作者介绍
方岳

方岳
朝代:宋   字:巨山   号:秋崖   籍贯:祁门(今属安徽)   生辰:1199~1262

方岳(1199~1262),南宋诗人、词人。字巨山,号秋崖。祁门(今属安徽)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猜你喜欢

荔支诗·其二十六

流花桥上水潺潺,纵食珠玑不解颜。

精卫血多君莫比,填穷沧海恨难删。

(0)

荔支诗·其十三

帘外春深蕊气通,月明南浦思无穷。

芙蓉岂是无颜色,除却冰心一样红。

(0)

荔支诗·其五

捧出冰盘荐客初,酡颜腻理转容与。

轻罗未剥香先溢,不信仙人有白鱼。

(0)

赠吴梅梁·其一

玉液如波满寿觞,春畦流水接池塘。

子真高韵从君得,谷口耕云岁月长。

(0)

西朋老居士七十一初度闻以放生为乐放生之报报在上寿仅广其意作二章以为公劝·其一

钓者竿头活万鱼,此心快活满长虚。

祝君自此频频举,碧海应看到鹤书。

(0)

寿干密转·其二

钓艇曾经活万鱼,七金山上一书除。

不是乘云与乘鹤,莲花台上作君居。

(0)
诗词分类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诗人
王鏊 庄昶 文同 陈著 楼钥 司马光 吕本中 释印肃 谢榛 马钰 曹勋 陈曾寿 孙蕡 吴芾 岳珂 许南英 黄景仁 邹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