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硖石寺闻系猪明不能食》
《硖石寺闻系猪明不能食》全文
宋 / 葛胜仲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夜闻刺豕声,哀号欲趋死。

黎明肉入馔,念之难启齿。

口腹我可赊,性命彼所恃。

右军惋烹鹅,东家嗅供雉。

(0)
鉴赏

这首诗名为《硖石寺闻系猪明不能食》,是宋代诗人葛胜仲所作。诗中通过描述夜晚听到猪被捆绑的声音,以及清晨猪肉被用于烹饪的情景,表达了对生命的尊重和对食物来源的深思。

首句“夜闻刺豕声”,描绘了夜晚寂静中突然传来猪被捆绑时的哀号,营造出一种悲凉的氛围。接着,“哀号欲趋死”进一步强调了猪在被捆绑时的恐惧与痛苦,激发了读者的情感共鸣。

“黎明肉入馔,念之难启齿”则将故事推进到清晨,当猪肉被用来烹饪成食物时,诗人内心产生了难以言喻的矛盾与挣扎。这里的“馔”指的是食物,而“念之难启齿”则暗示了诗人对于食用这些生命体的道德困惑和内心的痛苦。

后两句“口腹我可赊,性命彼所恃”以对比的方式,揭示了人类与动物之间在生存需求上的对立与统一。一方面,人为了满足口腹之欲可以“赊”取他人的生命;另一方面,动物的生命则是其生存的基础。这种对比引发了对食物链中生命价值的深刻反思。

“右军惋烹鹅,东家嗅供雉”引用了两个典故,分别指出了对特定食物的惋惜和对食物香气的享受。王羲之(右军)曾因烹鹅而感到惋惜,而东家则可能因为雉(野鸡)的美味而感到满足。这两句话通过对比,进一步强调了人类在面对食物时情感的复杂性,以及对生命价值的不同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尊严的思考,以及对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深度关切。它不仅是一首反映社会现象的诗歌,更是一次对人性、伦理和存在的深刻探讨。

作者介绍

葛胜仲
朝代:宋   字:鲁卿   籍贯:丹阳(今属江苏)   生辰:1072~1144

葛胜仲 (1072~1144) 宋代词人,字鲁卿,丹阳(今属江苏)人。绍圣四年(1097)进士。元符三年(1100),中宏词科。累迁国子司业,官至文华阁待制。卒谥文康。宣和间曾抵制征索花鸟玩物的弊政,气节甚伟,著名于时。与叶梦得友密,词风亦相近。有《丹阳词》。 
猜你喜欢

登度雪台观金沙荼?

金沙瓶子荼糜粟,一一尖红映圜绿。

只销三日雨和风,化作真珠堆锦褥。

饶渠飞度雪前开,开了却吹香雪来。

红红白白照天半,醉倚雕栏眼凌乱。

(0)

寄题周子中监丞万象台

昔从永和望青原,永和在地山在天。

今从青原望万象,青原在下台在上。

乘成先生学海龙,眼高四海空复空。

如登中天骛八极,下视积苏同绛宫。

万物一马喻多少,漆园小家穷计校。

须弥芥子亦未妙,葱岭老胡乌知道。

此诗解嘲仍索闹,举似先生应绝倒。

(0)

夏日小饮分题得菱用辘轳体

不是齐堂觳觫生,如何双抵独峥嵘。

犀中忽有红尖角,天上也无甜底冰。

只爱衣裳桃杏浅,谁知肌骨雪霜明。

酒徒苦问渠名姓,无姓无名字子陵。

(0)

过龟峰

大龟昂首瞻南天,仙人赤脚骑龟肩。

小龟一双走随母,指爪穿尽追不前。

仙人不知卜何事,踏脱绿毛纷满地。

老夫也要钻一钻,何日故园遂归计。

(0)

过西山

一年两踏西山路,西山笑人应解语。

胸中百斛朱墨尘,雨捲珠帘无半句。

殷勤买酒谢西山,惭愧山光开我颜。

鬓丝浑为催科白,尘埃满胸独遑惜。

(0)

己酉上元后赠刘子才

书台城西幽绝处,古木排霄草荒路。

空斋深夜四无人,维予二人听春雨。

我如病鹤子茁兰,长幼不同同少年。

闻子诵书金应玉,看子落笔山飞泉。

别来几何如昨日,我老过前子非昔。

来年裹砚试集英,侧耳胪传第一声。

(0)
诗词分类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诗人
曹景宗 秋瑾 杜杞 郑虔 连南夫 韩嘉彦 刘友 恒超 柳公绰 查元方 刘子羽 王通 陈经正 钱端礼 田顼 成克巩 沈焕 毕大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