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云坳,盖头把茆。蓬门无钥,谁解推敲。
万籁声沈,鸟啼幽谷。千林色静,月挂寒梢。
风檐索寞人投宿,睡到平明手脚交。
更问其中端的,床头木枕子,葛坦半中凹。
家住云坳,盖头把茆。蓬门无钥,谁解推敲。
万籁声沈,鸟啼幽谷。千林色静,月挂寒梢。
风檐索寞人投宿,睡到平明手脚交。
更问其中端的,床头木枕子,葛坦半中凹。
这首宋朝禅宗僧人释绍昙的偈颂,以朴素自然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山居生活的画面。"家住云坳,盖头把茆",形象地展现了诗人隐居在高山深谷中的简陋茅屋,生活简朴而自在。"蓬门无钥,谁解推敲",透露出诗人与世无争,无需世俗繁琐的锁钥,暗示着内心的宁静和淡泊。
"万籁声沈,鸟啼幽谷",通过静谧的山谷鸟鸣,传达出大自然的和谐与寂静,进一步强化了山居环境的清幽。"千林色静,月挂寒梢",描绘了夜晚的静谧,月光洒在寒冷的树枝上,增添了诗意的冷寂之美。
"风檐索寞人投宿,睡到平明手脚交",诗人借宿风檐,夜晚沉睡,直到天明,表现出生活的闲适和对自然节奏的顺应。最后一句"床头木枕子,葛坦半中凹",则以细节描绘出生活的简单,木枕的粗糙质感和凹陷处,都流露出诗人对质朴生活的满足和欣赏。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写实的手法,通过日常生活场景的描绘,传达出诗人超脱尘世、享受自然的心境,体现了禅宗崇尚自然、简朴生活的理念。
石生故人子,袖书远相过。
趋翔有父风,步阔冠峨峨。
自言少也孤,奉亲由江鄱。
区区营甘旨,靡暇谋其他。
三十未有成,无门托丝萝。
求知走四方,慷慨成悲歌。
顾我旧朝寀,谓能激馀波。
多惭僻郡守,局趣如生何。
空持赠我句,坐閤长吟哦。
方今绍唐虞,咏歌继卷阿。
举世用经术,革去辞章讹。
诏书起遗逸,草泽咸搜罗。
高爵待俊杰,世砺钝以磨。
君子务藏器,生其勤切磋。
乘时挟才策,继世收贤科。
壮怀无自忽,流年易蹉跎。
四登台衮垂三纪,三镇神崧第二春。
会老特过丞相阁,开筵仍具大官珍。
追寻故事图形在,喜遇承平笑语频。
叙述须归大手笔,唱酬俱是两都宾。
贵如方岳虞咨牧,清比西山晋列真。
盛集古今应未有,谩誇灵鹫会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