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留守太尉潞国文公宠示耆年会诗次韵继和》
《留守太尉潞国文公宠示耆年会诗次韵继和》全文
宋 / 苏颂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四登台衮垂三纪,三镇神崧第二春。

会老特过丞相阁,开筵仍具大官珍。

追寻故事图形在,喜遇承平笑语频。

叙述须归大手笔,唱酬俱是两都宾。

贵如方岳虞咨牧,清比西山晋列真。

盛集古今应未有,谩誇灵鹫会中人。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liúshǒutàiwèiguówéngōngchǒngshìniánhuìshīyùn
sòng / sòng

dēngtáigǔnchuísānsānzhènshénsōngèrchūn

huìlǎoguòchéngxiāngkāiyánréngguānzhēn

zhuīxúnshìxíngzàichéngpíngxiàopín

shùguīshǒuchàngchóushìliǎngdōubīn

guìfāngyuèqīng西shānjìnlièzhēn

shèngjīnyìngwèiyǒumànkuālíngjiùhuìzhōngrén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颂的作品,他以留守太尉潞国文公举办的耆年会为背景,表达了对文公的敬仰和对聚会盛况的赞美。首句“四登台衮垂三纪”描绘了文公长期担任高官的经历,"三镇神崧第二春"则象征他在地方治理上的成就如同春天般生机勃勃。接着,诗人提到自己有幸参加盛会,并感受到文公的待客之诚与宴会的丰盛。

"追寻故事图形在"暗示了聚会中有历史典故的分享,"喜遇承平笑语频"则传达出在太平盛世下人们欢聚一堂的欢乐气氛。诗人认为这样的聚会应当由大手笔来记录,而参与的众人都是两都的名流嘉宾。接下来,诗人将文公与古代贤臣方岳、虞咨牧和晋列真等相比,赞美其德行高尚。

最后,诗人感叹这样的聚会古今罕见,甚至超过灵鹫会上的盛况,再次强调了文公聚会的非凡之处。整首诗语言典雅,情感真挚,展现了对文公的敬仰和对聚会的美好回忆。

作者介绍
苏颂

苏颂
朝代:宋

(1020—1101)泉州同安人,徙居丹阳,字子容。苏绅子。仁宗庆历二年进士。知江宁。皇祐五年召试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迁集贤校理,编定书籍。英宗即位,为度支判官。神宗立,擢知制诰,知审刑院,因奏李定拜官不合章法,落知制诰,出知婺州。元丰初,权知开封府,改沧州。奉旨编纂《鲁卫信录》。哲宗元祐初,除吏部尚书兼侍读,以邃于律历提举研制新浑仪。元祐七年拜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为相务使百官守法遵职,量能授任。后罢知扬州,徙河南。绍圣末致仕。有《苏魏公集》、《新仪象法要》、《本草图经》。
猜你喜欢

绿水

青春足新雨,漪绿上鱼矶。

积翠疑摇眼,拖蓝欲染衣。

云行天影动,风飐日光微。

伫立无人见,沙禽背艇飞。

(0)

奇石

奇石争迎立,青杉互引前。

泠泠两溪水,澹澹一峰烟。

閒作题岩字,时逢采药仙。

苍厓恐陡绝,松影一飔然。

(0)

开州卜居

旋买耕牛卖宝刀,草庐新结近东皋。

贫无官府心常乐,閒为交亲菜自薅。

卧虎城危斜日映,洪洋山浅白云高。

蹇驴不怕傍人笑,时趁黄鸡醉浊醪。

(0)

游裴公亭

裴公亭满竹林风,王屋天坛在眼中。

月桂不随春共老,池波直与海相通。

珍羞恐负将军腹,时雨休归社鬼功。

天子仁明百灵助,连村箫鼓废年丰。

(0)

五月二十三日夜分雨作凉风飒然木叶萧瑟绝似往年七八月感时物之变不能为怀漫浪成诗聊以自释

云压虚檐黯不收,雨声飞妥碧山头。

帘帏清彻三更梦,枕簟凉生五月秋。

入夜悲风何淅沥,先时病叶已飕飗。

心非木石能无感,唤起悠悠故国愁。

(0)

春草池绿波亭以银汉无声转玉盘分韵得声字

据床坐看月华生,水气浮空夜气清。

蜃阙珠宫寒作市,银盘玉露静无声。

芳筵累吸杯中物,彩凤双吹树底笙。

不见山阴狂道士,相思只在越王城。

(0)
诗词分类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诗人
崔致远 蔡松年 吴存 徐釚 傅察 龚翔麟 张乔 魏学洢 李若水 张伯端 徐玑 裘万顷 柳亚子 叶恭绰 胡曾 朱庆馀 赵师秀 王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