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床坐看月华生,水气浮空夜气清。
蜃阙珠宫寒作市,银盘玉露静无声。
芳筵累吸杯中物,彩凤双吹树底笙。
不见山阴狂道士,相思只在越王城。
据床坐看月华生,水气浮空夜气清。
蜃阙珠宫寒作市,银盘玉露静无声。
芳筵累吸杯中物,彩凤双吹树底笙。
不见山阴狂道士,相思只在越王城。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夜晚景象。诗人坐在床上,仰望窗外,月华如水,洒满大地,空气清新,水汽在空中飘荡,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神秘的氛围。诗人想象着远处仿佛有蜃楼和珠宫,它们在夜晚显得格外寒冷,仿佛是另一个世界的市场。银盘般的月亮高悬于天际,月光如玉露般静谧无声,洒落在大地上。
接着,诗人描述了一场宴会,桌上摆满了美酒佳肴,宾客们举杯畅饮,气氛热烈。更有彩凤在树下吹奏笙乐,增添了几分浪漫与欢愉。然而,诗人却想起了远方的山阴,那里的狂放道士,以及他心中思念的越王城。这种思念之情,如同春草池边的绿波,虽未直接提及,却在字里行间流淌,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柔软与深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怀念,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忧伤。语言流畅自然,意境深远,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空间。
东越相逢地,西亭送别津。
风潮看解缆,云海去愁人。
乡在桃林岸,山连枫树春。
因怀故园意,归与孟家邻。
杜门不欲出,久与世情疏。
以此为长策,劝君归旧庐。
醉歌田舍酒,笑读古人书。
好是一生事,无劳献子虚。
土地穷瓯越,风光肇建寅。
插桃销瘴疠,移竹近阶墀。
半是吴风俗,仍为楚岁时。
更逢习凿齿,言在汉川湄。
九九侍神仙,高高坐半天。
文章二曜动,气色五星连。
簪绂趋皇极,笙歌接御筵。
愿因茱菊酒,相守百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