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山不高鲜乔木,汝水不深无巨舟。
荒草连天荆棘壮,土脉疏缓多废畴。
三年力耕食不饱,一时不雨人相忧。
负薪代炭集市井,耳聋眼瞑垂白头。
土风薄陋趋向狭,一金之子称良谋。
百年人物可料数,里闾未见兴公侯。
君不见广成昔从空同居,猗玕亦云隐商馀。
千年两士炯若日,希世之才安可诬。
汝山不高鲜乔木,汝水不深无巨舟。
荒草连天荆棘壮,土脉疏缓多废畴。
三年力耕食不饱,一时不雨人相忧。
负薪代炭集市井,耳聋眼瞑垂白头。
土风薄陋趋向狭,一金之子称良谋。
百年人物可料数,里闾未见兴公侯。
君不见广成昔从空同居,猗玕亦云隐商馀。
千年两士炯若日,希世之才安可诬。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农村生活图景,充满了对底层人民生活的深切关怀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
首先,诗人以“汝山不高鲜乔木,汝水不深无巨舟”开篇,通过对比汝山与汝水的特点,暗示了这片土地的贫瘠与局限,预示着接下来将要描述的农民生活的艰辛与困苦。
接着,“荒草连天荆棘壮,土脉疏缓多废畴”进一步描绘了这片土地的荒凉与不适宜耕作的状态,暗示了农民们面临的巨大挑战和困难。
“三年力耕食不饱,一时不雨人相忧”则直接揭示了农民们劳作的艰辛与收成的不稳定,以及他们对自然环境的依赖和担忧。
“负薪代炭集市井,耳聋眼瞑垂白头”描绘了农民们为了生计不得不从事艰苦的体力劳动,甚至到了老年仍需劳作,体现了他们的辛劳与无奈。
“土风薄陋趋向狭,一金之子称良谋”表达了对当地风气的批评,指出人们追求物质利益而忽视精神层面的提升,同时也对那些所谓的“良谋”持怀疑态度。
“百年人物可料数,里闾未见兴公侯”则是对社会阶层固化现象的感慨,暗示了农民阶层难以翻身,难以实现社会地位的提升。
最后,“君不见广成昔从空同居,猗玕亦云隐商馀。千年两士炯若日,希世之才安可诬”通过引用历史人物的故事,强调了人才的重要性,同时也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缺乏真正人才的忧虑。
整首诗通过对农村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底层人民命运的关注和对社会问题的深刻思考,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性和人文关怀。
南州一雨六十日,所至川源皆汎溢。
黄河适及秋水时,夜来决破陈河堤。
河神凭陵雨师借,晚未及晴昏复下。
传闻一百五十村,荡尽田园及庐舍。
我闻禹时播河为九河,一河既满还之他。
川平地迥势随弱,安流是以无惊波。
秪今茫茫馀故迹,未易区区议疏辟。
三山桥坏势益南,所过泥沙若山积。
大梁今世为陪京,财赋百万资甲兵。
高谈泥古不须尔,且要筑堤三百里。
郑为头,汴为尾,准备他时涨河水。
我闻拘弥之国有变昼之草,岂知兴州直北滦河东,更见夜光之木生蓬葆。
野人斸得盘曲形,皮膜剥尽肌珑玲。
黄昏扃户置床侧,煜爚幽焰腾寒厅。
初疑唐居士,剪纸贴壁弄奇诡。
又疑佛图澄,败絮塞孔照耀同明灯。
仿佛甓社湖中见,神蚌吐珠映水面。
得非放萤苑里游,冷气射骨凉飕飕。
短檠墙角真可弃,摊卷还能辨细字。
騃童刀削玉琐碎,磷火荧荧忽满地。
吁嗟尔木上禀太阴精,烛龙之所不栖,羲和之所不及,乃是万古积雪千年老冰凝结成。
是以白日韬晦,宵暗晶明。
若非周王八骏张骞槎,谁复遇之震且惊。
尔胡不学天禄杖,刘向阁中伴书幌。
尔胡不学牛渚犀,驱逐鬼怪清鲸鲵。
徒然潜伏穷荒外,丛棘柔藤森翳荟。呜呼!
世间万物得地方荣滋,岂独尔木叹息不逢时。
《夜光木歌》【清·郑鉽】我闻拘弥之国有变昼之草,岂知兴州直北滦河东,更见夜光之木生蓬葆。野人斸得盘曲形,皮膜剥尽肌珑玲。黄昏扃户置床侧,煜爚幽焰腾寒厅。初疑唐居士,剪纸贴壁弄奇诡。又疑佛图澄,败絮塞孔照耀同明灯。仿佛甓社湖中见,神蚌吐珠映水面。得非放萤苑里游,冷气射骨凉飕飕。短檠墙角真可弃,摊卷还能辨细字。騃童刀削玉琐碎,磷火荧荧忽满地。吁嗟尔木上禀太阴精,烛龙之所不栖,羲和之所不及,乃是万古积雪千年老冰凝结成。是以白日韬晦,宵暗晶明。若非周王八骏张骞槎,谁复遇之震且惊。尔胡不学天禄杖,刘向阁中伴书幌。尔胡不学牛渚犀,驱逐鬼怪清鲸鲵。徒然潜伏穷荒外,丛棘柔藤森翳荟。呜呼!世间万物得地方荣滋,岂独尔木叹息不逢时。
https://shici.929r.com/shici/CWTcZr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