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河防行》
《河防行》全文
金 / 刘迎   形式: 古风

南州一雨六十日,所至川源皆汎溢。

黄河适及秋水时,夜来决破陈河堤。

河神凭陵雨师借,晚未及晴昏复下。

传闻一百五十村,荡尽田园及庐舍。

我闻禹时播河为九河,一河既满还之他。

川平地迥势随弱,安流是以无惊波。

秪今茫茫馀故迹,未易区区议疏辟。

三山桥坏势益南,所过泥沙若山积。

大梁今世为陪京,财赋百万资甲兵。

高谈泥古不须尔,且要筑堤三百里。

郑为头,汴为尾,准备他时涨河水。

(0)
鉴赏

这首《河防行》由金代诗人刘迎创作,描绘了黄河泛滥的景象及其对南州的影响,同时也反映了古代治河理念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开篇“南州一雨六十日”,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长时间的暴雨,接着“所至川源皆汎溢”点明了洪水泛滥的严重性。黄河在秋季本是水位较低之时,“夜来决破陈河堤”一句,形象地描述了黄河突然决堤的情景,洪水肆虐,破坏力惊人。

“河神凭陵雨师借,晚未及晴昏复下”两句,将自然现象拟人化,赋予河神和雨师以生命,生动地展现了洪水的威力和不可预测性。洪水带来的破坏巨大,“传闻一百五十村,荡尽田园及庐舍”一句,通过具体的数字和场景,直观地展示了洪水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接下来,“我闻禹时播河为九河,一河既满还之他”引用古代治河的典故,对比古今治河的不同效果,表达了对古代治河智慧的怀念和对当前治理方法的反思。“川平地迥势随弱,安流是以无惊波”则赞美了古代治河理念中追求水流平稳、减少灾害的设计原则。

“秪今茫茫馀故迹,未易区区议疏辟”两句,表达了对当前治河工作困难和挑战的认识,指出重建和改善河流治理系统并非易事。“三山桥坏势益南,所过泥沙若山积”描绘了洪水冲刷后留下的痕迹,强调了洪水对基础设施的破坏。

最后,“大梁今世为陪京,财赋百万资甲兵”揭示了洪水对经济和军事的影响,反映出古代社会对自然灾害的脆弱性和应对能力的局限。“高谈泥古不须尔,且要筑堤三百里”表达了对传统治河方法的反思,提出应采取实际行动,如“郑为头,汴为尾,准备他时涨河水”,强调了预防和准备的重要性。

整首诗通过对洪水泛滥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力量的威严,也反映了古代治河理念与实践的思考,以及面对自然灾害时的人类智慧和努力。

作者介绍
刘迎

刘迎
朝代:金   生辰:约1144—1180

刘迎(约1144—1180)曾为唐州幕官。世宗大定十三年(1173)以荐书对策为当时第一,次年登进士第,授豳王府记室,改任太子司经,颇受金世宗第二子显宗允恭的亲重。大定二十年“从驾凉陉”,因病去世。 
猜你喜欢

赋中上人顽坐

嗜吟忘夜冻,立雪此同机。

工苦精灵聚,毫端造化归。

石床趺半结,荒径叶频飞。

客至应相讶,无心听扣扉。

(0)

挽陈运管安人孙氏

舅家如母在,恸哭泪沾襟。

平日经声断,兹晨佛力深。

墓庐犹手构,梱则是夫箴。

山上半慈竹,从知契夙心。

(0)

哭薛元善兄弟

寂寞一窗灯,随风灭又明。

空堂连夜雨,白发哭儿声。

树色悲摇落,交情隔死生。

唯应骨肉爱,为鬼亦同行。

(0)

林氏梅岩

古意元从澹泊来,云根香雪点矶苔。

静观造化春长在,不是冰霜冻得开。

半影落池涵洁白,一峰无路接尘埃。

逋仙家世君端的,只恐清吟未易陪。

(0)

闲居言怀

老子从来不为名,放教心地到和平。

庭前草色知春近,窗外梅花终夜明。

纸帐梦回移月影,石溪流断失滩声。

吟边莫问红尘事,只住茅茨亦自清。

(0)

戊申年七夕五绝·其二

碧天如水月如钩,金露盘高玉殿秋。

青鸟潜来报消息,一时西望九花虬。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商辂 华蘅芳 张宇初 崔峒 独孤及 景翩翩 王安国 令狐楚 李珣 刘迎 金农 黄姬水 贺双卿 黄宗羲 欧阳建 刘言史 李濂 洪秀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