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滴寒蛩咽,风高枕簟凉。
归心凭短梦,一夜几还乡。
露滴寒蛩咽,风高枕簟凉。
归心凭短梦,一夜几还乡。
这首诗《不寐》由清代诗人侯铨所作,描绘了深夜难眠之人的心境与感受。通过细腻的自然景象和内心情感的交织,展现了主人公在静夜中对故乡深切的思念之情。
首句“露滴寒蛩咽”,以露珠滴落的声音和寒蛩(蟋蟀)的低吟,营造出一种秋夜的寂静与凉意,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环境的凄清。露珠的轻柔滴落与寒蛩的细弱鸣叫,共同构成了夜晚的背景音乐,为读者勾勒出一幅清冷而宁静的画面。
接着,“风高枕簟凉”一句,进一步渲染了夜深人静时的凉爽氛围。高风拂过,不仅带来了凉意,也吹动了主人公的心绪,使其更加难以入眠。枕簟(枕席)的凉意,既是物理上的感受,也是心理上的反映,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孤寂与不安。
“归心凭短梦,一夜几还乡”则是全诗情感的核心所在。在这漫长的不眠之夜,主人公只能借助短暂的梦境来慰藉思乡之情,渴望在梦中回到久违的故乡。然而,即便是短暂的梦境也无法完全满足他对家乡的思念,一夜之间,这种渴望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使得他的心情更加复杂和矛盾。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内心情感的细腻刻画,展现了人在异乡难以入眠时的孤独、思念与渴望。侯铨以简洁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将这些复杂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让人在阅读中产生共鸣,感受到那份跨越时空的乡愁。
几番梅雨,蒲风过、端阳后。细数月轮,犹待双蓂秀。
戏彩华堂宴,设帨朱门右。酌金荷,争献寿。
蟠桃新熟,阿母齐长久。一门奋建,攀桂客、无双手。
好事来春在,杏苑联蓝绶。
应继琼林董,却胜燕山窦。夸盛事、真罕有。
金花封诰,管取重重受。
卷西风、方肥塞草,带钩何事东去。
月明万里关河梦,吴楚几番风雨。江上路。
二十载头颅,凋落今如许。凉生弄麈。
叹江左夷吾,隆中诸葛,谈笑已尘土。
寒汀外,还见来时鸥鹭。重来应是春暮。
轻裘岘首陪登眺,马上落花飞絮。拼醉舞。
谁解道,断肠贺老江南句。沙津少驻。
举目送飞鸿,幅巾老子,楼上正凝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