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痕黯淡尘襟,茂陵渴抱看山病。
莺声招我,螺鬟笑客,溪回路近。
腰怯登临,眼馋苍翠,一池烟暝。
问山灵旧约,蹉跎十载,凭阑处,迷前径。
清绝吟魂待醒。傲卢仝、香生瓯茗。
濠梁兴味,沧波身世,浮沈同证。
芒秃诗肠,芡磨菱角,老来心性。
向斜阳徙倚,峰巅瘦塔,伴臞仙影。
酒痕黯淡尘襟,茂陵渴抱看山病。
莺声招我,螺鬟笑客,溪回路近。
腰怯登临,眼馋苍翠,一池烟暝。
问山灵旧约,蹉跎十载,凭阑处,迷前径。
清绝吟魂待醒。傲卢仝、香生瓯茗。
濠梁兴味,沧波身世,浮沈同证。
芒秃诗肠,芡磨菱角,老来心性。
向斜阳徙倚,峰巅瘦塔,伴臞仙影。
这首《水龙吟·惠山酌泉》是清代诗人杨玉衔所作,描绘了在惠山品泉饮酒的情景,充满了文人雅士的闲情逸致与深沉哲思。
“酒痕黯淡尘襟”,开篇即以酒痕暗淡,暗示饮者心境的沉重与疲惫,仿佛是洗涤心灵尘埃的开始。“茂陵渴抱看山病”一句,借用了西汉皇帝汉武帝刘彻的别称“茂陵”,表达了对自然山水的渴望与向往,同时也隐含着一种内心的空虚与疾病般的孤独感。
“莺声招我,螺鬟笑客,溪回路近”,生动地描绘了春日里鸟语花香、溪流环绕的美景,仿佛是大自然在召唤诗人,以轻盈的笑声欢迎来访的客人,营造出一种温馨和谐的氛围。
“腰怯登临,眼馋苍翠,一池烟暝”,诗人面对眼前的美景,既感到畏惧又充满渴望,对那片苍翠欲滴的景色充满了向往,而“一池烟暝”则增添了一抹淡淡的忧郁与迷离。
“问山灵旧约,蹉跎十载,凭阑处,迷前径”,诗人向山灵询问是否还记得十年前的约定,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岁月蹉跎的感慨,以及在凭栏远眺时迷失方向的迷茫。
“清绝吟魂待醒”,在清幽的环境中,诗人的灵魂似乎得到了净化与觉醒,准备迎接新的思考与创作。
“傲卢仝、香生瓯茗”,引用唐代诗人卢仝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茶道文化的欣赏与追求,同时“香生瓯茗”也象征着内心的宁静与高洁。
“濠梁兴味,沧波身世,浮沈同证”,借用庄子与惠施濠梁之上的对话,表达了对人生意义的探讨,无论是平静的水面还是波涛汹涌的大海,都映照着人生的起伏与沉浮。
“芒秃诗肠,芡磨菱角,老来心性”,诗人自嘲诗思枯竭,如同芒草般稀疏,但依然坚持磨砺自己的内心,即使年岁已高,仍保持着对诗歌创作的热情与执着。
“向斜阳徙倚,峰巅瘦塔,伴臞仙影”,在夕阳的余晖中,诗人独自倚靠在山峰之上,与瘦削的佛塔为伴,仿佛与仙人共舞,表达了对自然与超脱境界的向往。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人生、艺术的独到见解,以及在复杂情感与深刻思考中的自我探索与超越。
敬亭白云气,秀色连苍梧。
下映双溪水,如天落镜湖。
此中积龙象,独许浚公殊。
风韵逸江左,文章动海隅。
观心同水月,解领得明珠。
今日逢支遁,高谈出有无。
昨日闻甲死,今朝闻乙死。
知识三分中,二分化为鬼。
逝者不复见,悲哉长已矣。
存者今如何,去我皆万里。
平生知心者,屈指能有几。
通果澧凤州,眇然四君子。
相思俱老大,浮世如流水。
应叹旧交游,凋零日如此。
何当一杯酒,开眼笑相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