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虽虚廓,惟海为最大。
圣王皆祀事,位尊河伯拜。
祝融为异号,恍惚聚百怪。
二气变流光,万里风云快。
灵旂摇红纛,赤虬喷滂湃。
家近玉皇楼,彤光照世界。
若得明月珠,可偿逐客债。
天地虽虚廓,惟海为最大。
圣王皆祀事,位尊河伯拜。
祝融为异号,恍惚聚百怪。
二气变流光,万里风云快。
灵旂摇红纛,赤虬喷滂湃。
家近玉皇楼,彤光照世界。
若得明月珠,可偿逐客债。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一首作品,属于豪放派诗风。诗人在醉酒之际,借对鲛绡图的题咏,展现了其胸襟壮阔、想象丰富的艺术才华。
"天地虽虚廓,惟海为最大。圣王皆祀事,位尊河伯拜。祝融为异号,恍惚聚百怪。" 这四句以宏大的视角描绘了宇宙与海洋,圣王祭祀的场景,以及神话中的祝融和各种奇异现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万物的深刻感悟。
"二气变流光,万里风云快。灵旂摇红纛,赤虬喷滂湃。" 这四句则是借用道家思想中的“二气”(阴阳两气),描绘了一幅惊心动魄的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对宇宙变化的深刻理解和艺术表现力。
"家近玉皇楼,彤光照世界。若得明月珠,可偿逐客债。" 最后两句则是写诗人的居所临近神话中的玉皇之宫,以及对“明月珠”的向往,这里的“明月珠”不仅是一种美丽的宝物,也象征着纯洁和光明,是诗人心中理想的追求。
整首诗充满了苏轼特有的豪放与自在,通过对宇宙、自然和神话世界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胸怀和艺术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