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家本江湖,南行即邻里。
税茶虽冗繁,渐喜官资美。
嗟君本笃学,寤寐好文字。
往年在巴蜀,忆见《春秋》始。
名家乱如发,棼错费寻理。
今来未五岁,新传满盈几。
又言欲治《易》,杂说书万纸。
君心不可测,日夜涌如水。
何年重相逢,祗益使余畏。
但恐茶事多,乱子《易》中意。
茶《易》两无妨,知君足才思。
君家本江湖,南行即邻里。
税茶虽冗繁,渐喜官资美。
嗟君本笃学,寤寐好文字。
往年在巴蜀,忆见《春秋》始。
名家乱如发,棼错费寻理。
今来未五岁,新传满盈几。
又言欲治《易》,杂说书万纸。
君心不可测,日夜涌如水。
何年重相逢,祗益使余畏。
但恐茶事多,乱子《易》中意。
茶《易》两无妨,知君足才思。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苏洵)创作的《送陆权叔提举茶税》。从内容上看,诗中表达了对友人陆权叔在巴蜀时期学识和才思的赞赏,同时也流露出对友人治学认真的关切。
"君家本江湖,南行即邻里。" 这两句开篇设定了一种亲近的情感氛围,表明诗人与陆权叔之间的关系不远,几乎是邻里之近。
"税茶虽冗繁,渐喜官资美。" 这里的“税茶”可能指的是茶叶的征税工作,而“官资美”则显示出诗人对朋友从事公务时能保持正直、清廉的品德表示赞赏。
接下来的几句:“嗟君本笃学,寤寐好文字。往年在巴蜀,忆见《春秋》始。” 描绘了陆权叔治学严谨,对古文有深入研究的态度,尤其是对儒家经典《春秋》的喜爱和钻研。
“名家乱如发,棼错费寻理。 今来未五岁,新传满盈几。”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陆权叔学问渊博、精力充沛的赞美,同时也反映出古代经典众多,理解和解读起来困难重重。
“又言欲治《易》,杂说书万纸。” 这里显示了陆权叔不仅在《春秋》上有所研究,还想要深入探讨《易经》的意涵,展现出其博学的胸怀。
接下来的两句:“君心不可测,日夜涌如水。何年重相逢,祗益使余畏。” 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才思的钦佩,同时也流露出了一种期盼和敬畏之情,希望有朝一日能再次见面。
最后两句:“但恐茶事多,乱子《易》中意。茶《易》两无妨,知君足才思。” 诗人担忧的是陆权叔在忙碌的税茶工作中是否能够不紊乱地思考和研究《易经》,最后通过“茶《易》两无妨”表达了对朋友处理多重事务时仍能保持清晰头脑和充沛才思的信心。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是对陆权叔学识与品德的赞美,也是对友情深厚的一种表达,同时也反映出苏轼本人对于治学认真、精进不懈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