霁空寥阔早秋清,邈尔拈豪畅快生。
底事成吟多警句,会心远处鲜凡情。
霁空寥阔早秋清,邈尔拈豪畅快生。
底事成吟多警句,会心远处鲜凡情。
这首诗由清朝诗人弘历所作,题为《登四面云山亭子(其三)》。诗中描绘了诗人登高远眺时的所见所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
首句“霁空寥阔早秋清”描绘了一幅清晨雨后,天空澄净,视野开阔,早秋时节空气清新宁静的画面。这句诗通过“霁空”、“寥阔”、“早秋清”三个词组,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清新的氛围,为整首诗奠定了基调。
次句“邈尔拈豪畅快生”,则表达了诗人面对如此美景时内心的愉悦与畅快。这里的“邈尔”形容的是诗人情感的深远与悠长,“拈豪”则是指拿起笔,即开始创作之意。“畅快生”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因美景激发的愉悦心情。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外在的景致,更深入地揭示了诗人内心的感受,体现了诗人的审美情趣和情感表达能力。
接下来的“底事成吟多警句,会心远处鲜凡情”,进一步深化了诗的主题。前半句“底事成吟多警句”意为“为何能吟出如此警策之语”,强调了诗人创作时的灵感与深度。后半句“会心远处鲜凡情”则表达了诗人追求的是一种超越日常琐碎、触及心灵深处的情感体验。这里“会心”意味着理解或共鸣,“远处”则暗示着高远的精神境界,“鲜凡情”则表示这种情感不同于平凡的世俗之情,而是具有深刻内涵和独特价值的。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诗人内心情感的深刻揭示,展现了诗人对美的追求和对精神境界的向往。诗中的语言流畅自然,情感真挚深沉,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也反映了其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老夫平生负直气,欲一发泄百不遂。
隐居只作木彊人,设仕亦为彊项吏。
白头突兀尚不平,托之水墨见一二。
豪来写松三百株,一一长身拔于地。
只嫌纸短手局缩,腕间风雨生苍翠。
东园阿弟看落笔,神惊眼骇走魑魅。
堂中宛宛开徂徕,不知老兄作游戏。
夜来明月夺江光,满卷飞蛟称怪事。
今年大潦苦浸淫,根柢自高当不忌。
根柢自高当不忌,区区草木皆憔悴。
朝离傍罗浦,东至龙潭宿。
戢枻候明发,独寤守空曲。
宵昼有常理,欲往不获速。
多虑良搅眠,强置复攒触。
起立万动寂,湍响应鸣谷。
惊风临岸激,高月散春木。
絮云吐岑岫,玉绳低以属。
慨哉复奚道,徘徊至天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