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青山随画船,清溪十里中洄沿。
侍郎桥畔柳窣地,任昉台边花满川。
南国胜境有如此,东坡卜居岂徒然。
谁云罨画画不得,恐有仙源莫浪传。
两岸青山随画船,清溪十里中洄沿。
侍郎桥畔柳窣地,任昉台边花满川。
南国胜境有如此,东坡卜居岂徒然。
谁云罨画画不得,恐有仙源莫浪传。
这首诗描绘了罨画溪的美丽景色,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两岸青山与清溪的和谐之美。首句“两岸青山随画船”,生动地描绘了船只在青山绿水间穿行的情景,仿佛画卷一般展开。接着,“清溪十里中洄沿”进一步渲染了水道的蜿蜒曲折,增加了画面的动态感。
“侍郎桥畔柳窣地,任昉台边花满川”两句,通过具体的景物——侍郎桥旁的垂柳和任昉台边的繁花,不仅增添了画面的色彩,也体现了季节的美好。垂柳窣地,花满川,既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也暗示了罨画溪的自然之美。
“南国胜境有如此,东坡卜居岂徒然”表达了对罨画溪美景的赞叹,同时也暗含了对苏轼(东坡)选择此地居住的肯定,认为这样的地方确实适合隐居或居住。
最后,“谁云罨画画不得,恐有仙源莫浪传”则表达了对罨画溪美景难以完全用画笔描绘出来的感慨,同时又担心如果将此地的神秘与美好轻易传播出去,可能会破坏其原有的宁静与神秘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罨画溪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哲理的思考,语言流畅,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