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头禅室挂僧衣,窗外无人水鸟飞。
黄昏半在下山路,却听钟声连翠微。
山头禅室挂僧衣,窗外无人水鸟飞。
黄昏半在下山路,却听钟声连翠微。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的隐居生活和他与自然的和谐共处。首句“山头禅室挂僧衣”,设定了场景,僧人在山顶的禅室内悬挂着他的衣物,这不仅展示了僧人的日常,也象征着一种超脱尘世、返璞归真的生活状态。
次句“窗外无人溪鸟飞”展现了僧人所处环境的宁静与自然。窗外没有行人,只有溪水边上下飞翔的鸟儿,这是一种极致的孤独和清寂,也是对僧人心境的一种映射。
第三句“黄昏半在下山路”,时间转换到了傍晚,阳光渐渐消退,僧人踏上了下山的小路。这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的变化,也暗示着僧人的内心世界可能正经历一番从静到动的过渡。
末句“却听钟声连翠微”,在这下山的过程中,僧人突然听到寺院里的钟声,这钟声穿越了山峦,回响在云端。这里的“却”字表达了一种意外和转折,同时也强调了钟声对于僧人的召唤作用,它象征着一种精神上的归宿和超然物外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勾勒出一位寻求心灵平静与解脱的僧人形象,以及他与大自然之间微妙而深刻的联系。语言简洁而含蓄,意境淡远而深邃,是一首充满禅意和哲理的佳作。
克老瞒,厥功不可量。瞒挟天子令四方。
以暴如虎贪如狼。既定荆州下长江。
并兵八十三万强。凶威所指横以张。
所触者碎当者亡。遣军师亮谕孙权。
权奉命,发兵助我屯江干。
桓桓烈炬战舰轰,将士大呼冲敌坚。
贼兵百万尸如山。操走乌林四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