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沈子寿还朝天集之韵》
《和沈子寿还朝天集之韵》全文
宋 / 杨万里   形式: 古风

愁城不著狂诗客,径超天外华胥国。

苦海惟愁热恼人,别有月中水精域。

浣花一老已九京,何人再筑五言城。

竹斋衣钵传锦里,咄咄云烟飞落纸。

胸中磊磈有馀地,语下飘萧无俗气。

诗坛笔阵制中权,势如常山看率然。

观者堵墙颜色沮,惊闻柘弹金盘句。

老夫性癖耽此趣,被渠夜半赤手取。

重阳过了元不知,犹有黄花三两枝。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ěn寿shòuháicháotiānzhīyùn
sòng / yángwàn

chóuzhùkuángshījìngchāotiānwàihuáguó

hǎiwéichóunǎorénbiéyǒuyuèzhōngshuǐjīng

huànhuālǎojiǔjīngrénzàizhùyánchéng

zhúzhāijǐnduōduōyúnyānfēiluòzhǐ

xiōngzhōnglěiwěiyǒuxiàpiāoxiāo

shītánzhènzhìzhōngquánshìchángshānkànrán

guānzhěqiángyánjīngwénzhètánjīnpán

lǎoxìngdānbèibànchìshǒu

zhòngyángguòleyuánzhīyóuyǒuhuánghuāsānliǎngzhī

注释
愁城:忧郁的城市。
狂诗客:狂放的诗人。
径超:径直飞跃。
华胥国:梦境国度。
苦海:痛苦的海洋。
水精域:清澈的世界。
浣花一老:浣花溪畔的老诗人。
九京:去世。
五言城:五言诗的城堡。
竹斋:竹林书斋。
咄咄:形容惊讶。
胸中磊磈:心中激荡。
飘萧:潇洒。
诗坛笔阵:诗坛上的主导。
势如常山:如常山之蛇。
观者堵墙:读者如墙。
颜色沮:脸色沮丧。
柘弹:柘木弓弦。
金盘句:金盘诗篇。
耽此趣:痴迷于此。
赤手取:赤手创作。
重阳过了:重阳节已过。
黄花:黄菊。
翻译
忧郁之城容不下狂放的诗人,他径直飞跃到天外的梦境国度。
痛苦的海洋只让人烦恼,那里另有一个如月光般清澈的世界。
浣花溪畔的老诗人已经去世,还有谁能建造五言诗的城堡。
竹林书斋的衣钵在锦官城传承,字句间云烟翻飞落下纸端。
他的心中充满激荡,言语间潇洒无烟火气。
他在诗坛上掌握着主导权,如同常山之蛇,随性而为。
读者如墙,脸色因他的诗句而沮丧,惊叹于他柘木弓弦射出的金盘诗篇。
我痴迷于此,哪怕半夜也忍不住创作。
重阳节已过,我浑然不觉,只有两三枝黄菊依然盛开。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的文学家杨万里所作,名为《和沈子寿还朝天集之韵》。从内容来看,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诗歌创作的热爱与执着,以及他对于理想国度的向往。

开篇“愁城不著狂诗客”两句,既抒发了诗人胸中积郁的情感,也展示了其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态度。"径超天外华胥国"则是对理想国度的描绘,这里所说的“华胥国”象征着一个美好的心灵归宿。

接下来的“苦海惟愁热恼人,别有月中水精域”进一步强化了诗人的这种追求,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不满和对精神净土的向往。

"浣花一老已九京,何人再筑五言城"则是诗人自喻,反映出他年事渐高,对诗歌创作的热情依旧,以及他对于传统诗歌形式(即“五言”)的坚守。

"竹斋衣钵传锦里,咄咄云烟飞落纸"一句,则描绘了诗人幽静的书房生活,以及他对文学创作的专注和投入。

"胸中磊磊有馀地,语下飘萧无俗气"表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丰富而不凡,他的话语中透露出超脱尘世的高远情怀。

"诗坛笔阵制中权,势如常山看率然"则是对诗人在文学界的地位和影响力的肯定,他的才华如同常山一般巍峨。

接下来的“观者堵墙颜色沮,惊闻柘弹金盘句”则描绘了读者对于他的作品的震撼与赞赏。

"老夫性癖耽此趣,被渠夜半赤手取"表达了诗人对文学创作的执着和热爱,即使到了老年,他依然保持着对这一“癖好”的专注。

最后,“重阳过了元不知,犹有黄花三两枝”则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他对于生命中美好的东西仍旧珍视的态度。

总体而言,这首诗展示了作者对文学创作的热爱,对精神自由的追求,以及他内心世界的丰富和高远。通过这首诗,读者可以感受到宋代文人那种超脱尘世、追求个性解放的时代风貌。

作者介绍
杨万里

杨万里
朝代:宋   字:廷秀   号:诚斋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生辰: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猜你喜欢

咏刘子春台

刘郎洞里筑春台,百啭流莺任往来。

文槛露凝杨柳合,翠帏风动薜萝开。

荆花恍似田家见,玉树浑如谢氏栽。

此景独怜便逸兴,几时招隐白云隈。

(0)

秋江忆别

九月授衣怜此日,长途游子忆前秋。

曲终江上人何在,肠断芙蓉不系舟。

(0)

题蔡先生旌奖卷

共学西山蔡子家,执经吾已愧侯芭。

鱼龙夜雨争闻铎,桃李春风解作花。

白发青毡推宦况,兰台柏府重声华。

逢人且莫嗟迟暮,会拜鸾书庆未涯。

(0)

大孤山

江心崛起势悬浮,独障狂澜占上流。

可是三山分海外,当年随浪下南州。

(0)

兴国灵山二十景和前令唐子侯氏·其十水月亭

层轩高枕太阴愁,颢影漫漫两象浮。

通白与心成气合,空明随处共神谋。

云涛鱼兔多时幻,昼夜乾坤万里秋。

便拟焚香来晏坐,一江寒练浸银钩。

(0)

送香山郭使君

春日发云端,东风画旆寒。

符分南粤岛,舟度郁孤滩。

海郡惊仇览,乡闾壮郭丹。

才沦君莫叹,此地暂栖鸾。

(0)
诗词分类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诗人
李吉甫 金地藏 文秀 魏良臣 柳开 李充 章良能 李亨 陈璚 曹振镛 刘珍 孙楚 段玉裁 周葵 任翻 董恂 刘晏 程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