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城不著狂诗客,径超天外华胥国。
苦海惟愁热恼人,别有月中水精域。
浣花一老已九京,何人再筑五言城。
竹斋衣钵传锦里,咄咄云烟飞落纸。
胸中磊磈有馀地,语下飘萧无俗气。
诗坛笔阵制中权,势如常山看率然。
观者堵墙颜色沮,惊闻柘弹金盘句。
老夫性癖耽此趣,被渠夜半赤手取。
重阳过了元不知,犹有黄花三两枝。
愁城不著狂诗客,径超天外华胥国。
苦海惟愁热恼人,别有月中水精域。
浣花一老已九京,何人再筑五言城。
竹斋衣钵传锦里,咄咄云烟飞落纸。
胸中磊磈有馀地,语下飘萧无俗气。
诗坛笔阵制中权,势如常山看率然。
观者堵墙颜色沮,惊闻柘弹金盘句。
老夫性癖耽此趣,被渠夜半赤手取。
重阳过了元不知,犹有黄花三两枝。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的文学家杨万里所作,名为《和沈子寿还朝天集之韵》。从内容来看,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诗歌创作的热爱与执着,以及他对于理想国度的向往。
开篇“愁城不著狂诗客”两句,既抒发了诗人胸中积郁的情感,也展示了其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态度。"径超天外华胥国"则是对理想国度的描绘,这里所说的“华胥国”象征着一个美好的心灵归宿。
接下来的“苦海惟愁热恼人,别有月中水精域”进一步强化了诗人的这种追求,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不满和对精神净土的向往。
"浣花一老已九京,何人再筑五言城"则是诗人自喻,反映出他年事渐高,对诗歌创作的热情依旧,以及他对于传统诗歌形式(即“五言”)的坚守。
"竹斋衣钵传锦里,咄咄云烟飞落纸"一句,则描绘了诗人幽静的书房生活,以及他对文学创作的专注和投入。
"胸中磊磊有馀地,语下飘萧无俗气"表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丰富而不凡,他的话语中透露出超脱尘世的高远情怀。
"诗坛笔阵制中权,势如常山看率然"则是对诗人在文学界的地位和影响力的肯定,他的才华如同常山一般巍峨。
接下来的“观者堵墙颜色沮,惊闻柘弹金盘句”则描绘了读者对于他的作品的震撼与赞赏。
"老夫性癖耽此趣,被渠夜半赤手取"表达了诗人对文学创作的执着和热爱,即使到了老年,他依然保持着对这一“癖好”的专注。
最后,“重阳过了元不知,犹有黄花三两枝”则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他对于生命中美好的东西仍旧珍视的态度。
总体而言,这首诗展示了作者对文学创作的热爱,对精神自由的追求,以及他内心世界的丰富和高远。通过这首诗,读者可以感受到宋代文人那种超脱尘世、追求个性解放的时代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