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大孤山》
《大孤山》全文
明 / 卢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江心崛起势悬浮,独障狂澜占上流。

可是三山分海外,当年随浪下南州。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大孤山的雄伟壮观与独特地位,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历史联想,展现了其在自然与历史中的重要角色。

首句“江心崛起势悬浮”,以“悬浮”二字形象地描绘出大孤山屹立于江心的姿态,仿佛是自然界的巨人,独立于波涛之上,展现出其超然独立的气势。这不仅突出了大孤山的地理位置之险峻,也暗示了它在自然环境中的独特性。

次句“独障狂澜占上流”,进一步强调了大孤山在抵御自然灾害方面的作用。在这里,“独障狂澜”不仅指大孤山阻挡了汹涌的江水,更象征着它在保护沿岸地区免受洪水侵袭的重要作用。同时,“占上流”则暗示了大孤山在水流方向上的主导地位,显示了其在自然生态平衡中不可替代的角色。

后两句“可是三山分海外,当年随浪下南州。”通过历史的视角,将大孤山与更广阔的历史背景联系起来。这里提到的“三山”可能是指古代传说中的三座仙山,而“海外”则暗示了大孤山与外界的隔绝感,以及它在地理上的独特性。最后,“当年随浪下南州”则可能是对大孤山形成过程的一种隐喻,或是对它在历史上曾经被海水淹没、后来逐渐露出水面的描述,强调了大孤山与自然变迁之间的密切关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大孤山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其自然景观的壮丽,还蕴含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历史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卢宁
朝代:明

卢宁(一五○三—一五六一),字忠献,别号冠岩。南海人。博学而工文,尝受业于黄佐,而以不得及阳明之门为憾。明世宗嘉靖十九年(一五四○)举人,二十三年(一五四四)进士。授昆山知县,旋移知赣州兴国县事。二十九年擢守潼川。三十三年迁南京户部员外郎,寻改刑部,后为南京刑部郎中。三十八年升登州知府,卒于官。著有《五鹊台集》、《五鹊别集》等。卢宁诗,以明嘉靖三十八年刘珙重刻本《五鹊别集》为底本纂辑。
猜你喜欢

采桑子.书博山道中壁

烟迷露麦荒池柳,洗雨烘晴。

洗雨烘晴,一样春风几样青。

提壶脱裤催归去,万恨千情。

万恨千情,各自无聊各自鸣。

(0)

子由将赴南都,与余会宿于逍遥堂,作两绝句,读之殆不可为怀,因和其诗以自解。余观子由,自少旷达,天资近道,又得至人养生长年之诀,而余亦窃闻其一二。以为今者宦游相别之日浅,而异时退休相从之日长,既以自解,且以慰子由云·其一

别期渐近不堪闻,风雨萧萧已断魂。

犹胜相逢不相识,形容变尽语音存。

(0)

于潜僧绿筠轩

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俗士不可医。

旁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

若对此君仍大嚼,世间那有扬州鹤。

(0)

渔家傲·其一题玄真子图

钓笠披云青嶂绕,绿蓑细雨春江渺。白鸟飞来风满棹。收纶了,渔童拍手樵青笑。

明月太虚同一照,浮家泛宅忘昏晓。醉眼冷看城市闹。烟波老,谁能惹得闲烦恼。

(0)

已止还复作,泻檐声更长。

苔钱添晚翠,梅子试新黄。

屋里图书润,庭前兰芷香。

倚栏閒觅句,水阁夜生凉。

(0)

泊船吴江县

草树连塘岸,人家半橘洲。

暖寒寻酒去,觉懒罢诗休。

逆境年年梦,劳生处处愁。

天涯倦行客,明日又苏州。

(0)
诗词分类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诗人
卢祖皋 杨巨源 张玉娘 曹松 张正见 潘阆 杨继盛 赵汝腾 林季仲 陈元光 关汉卿 宋荦 苏曼殊 唐彦谦 刘墉 毕自严 刘筠 胡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