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于潜僧绿筠轩》
《于潜僧绿筠轩》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古风

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俗士不可医。

旁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

若对此君仍大嚼,世间那有扬州鹤。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qiánsēng绿yúnxuān
sòng / shì

使shǐshíròuzhú

ròulìngrénshòuzhúlìngrén

rénshòushàngféishì

pángrénxiàoyángāoháichī

ruòduìjūnréngjiáoshìjiānyǒuyángzhōu

注释
可使:能够。
食无肉:饮食中没有肉。
居无竹:居处没有竹子。
无肉令人瘦:没有肉会使人消瘦。
无竹令人俗:没有竹子会使人变得庸俗。
俗士:庸俗的人。
医:改变。
似高还似痴:既显得高雅又显得痴傻。
对此君:对这样的生活态度。
大嚼:大吃大喝。
扬州鹤:超脱、不拘小节的人,这里暗指隐逸的生活方式。
翻译
可以让饮食中没有肉,但不能让居处没有竹子。
没有肉会让人消瘦,没有竹子会让人变得庸俗。
人瘦了可以通过增加营养变胖,但庸俗的人却无法改变。
旁人嘲笑这种说法,似乎高雅又似乎痴傻。
如果对这样的生活态度依然大吃大喝,世上哪里还有像扬州鹤那样的超脱之人呢?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巨匠苏轼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竹和肉在日常生活中的不同看法。诗中开篇“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即点出了主题:虽然可以没有肉食,但不能没有竹子。这不仅是物质上的需求,更蕴含着精神层面的追求。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两句,进一步阐释了这一观点。无肉可能导致人的身体瘦弱,而无竹则会使人变得庸俗。这里的“瘦”和“俗”不仅是对生理状态的描述,也暗含了精神和审美上的缺失。

紧接着,“人瘦尚可肥,俗士不可医”表明虽然身体瘦弱还可以通过补养来恢复,但如果一个人变得庸俗,那么这种精神上的缺陷就难以治疗。这两句强调了物质与精神的不同,后者更为重要。

“旁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则是诗人对周围人的看法和自己立场的一种自嘲。诗人意识到自己的观点可能会被他人视作狂妄或愚昧,但这并不影响诗人坚持己见。

最后,“若对此君仍大嚼,世间那有扬州鹤”则是对那种能够理解并共鸣的人的渴望。这里的“扬州鹤”形象常用来比喻高洁独立的品格,因此诗人所说的“君”应该是一个与他有着相似审美和追求的人。

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苏轼独特的哲学思考,也体现了他的文学才华,通过对比鲜明的事物,探讨了生活中的重要价值观。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题许道宁溪山秋晚图

江山黄落楚云寒,野老岩栖一坞宽。

卖药长安不求识,如何飞墨下云端?

(0)

李遵道新竹

逗土细行鞭,苔茵暖透穿。

生生无限意,都属蓟丘仙。

(0)

奉答道林书记二首·其二

狮子林中夙夜缘,杖藜来往意方坚。

白莲社友须元亮,金粟如来是谪仙。

净梵六时严戒律,长斋十日断荤膻。

翛然古竹长松下,还许山僧醉后眠。

(0)

题墨梅卷子

千年老枝生铁色,雪魄冰魂谁貌得。

三生石上见逋仙,独鹤归来楚云黑。

何郎垂老客扬州,花前劝酒仍风流。

江城吹笛月未落,梦回一夜生春愁。

(0)

桑城

桑城连盗贼,国楮断新颁。

只少材充制,非关上有悭。

人情无用旧,世事渐成艰。

陛下明如日,更张一铸山。

(0)

梅雪斋为紫霄宫杨逢宾题

雪树生香满佩巾,紫霄最上集仙真。

苔荒鹤迹浑无路,花暗笙声不见人。

瑶圃月寒通白晓,丹台云暖驻长春。

莫教流水山前去,恐似桃源客问津。

(0)
诗词分类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诗人
汪洙 王季友 谢谔 完颜璟 杨玉环 杨凝式 陆九韶 李联琇 何承天 杨孚 徐安贞 刘细君 吉中孚 苏涣 陈尧咨 苏佑 李绂 黄绍箕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