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轩高枕太阴愁,颢影漫漫两象浮。
通白与心成气合,空明随处共神谋。
云涛鱼兔多时幻,昼夜乾坤万里秋。
便拟焚香来晏坐,一江寒练浸银钩。
层轩高枕太阴愁,颢影漫漫两象浮。
通白与心成气合,空明随处共神谋。
云涛鱼兔多时幻,昼夜乾坤万里秋。
便拟焚香来晏坐,一江寒练浸银钩。
这首诗描绘了水月亭的壮丽景色,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自然之美与内心情感巧妙融合。首句“层轩高枕太阴愁”,以“高枕”二字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同时通过“太阴愁”暗示夜晚的宁静与深邃,为整幅画面铺垫了基调。
“颢影漫漫两象浮”一句,运用生动的比喻,将夜空中弥漫的月光比作浮动的景象,形象地展现了月色的柔和与广阔。接下来,“通白与心成气合,空明随处共神谋”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主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内心的宁静平和。
“云涛鱼兔多时幻,昼夜乾坤万里秋”则通过动态的云涛、鱼兔等元素,以及昼夜更替、天地间的辽阔景象,展现了自然界的无穷变化与壮丽。最后,“便拟焚香来晏坐,一江寒练浸银钩”两句,以焚香静坐的场景结束,既是对前文所描绘景象的总结,也表达了诗人寻求心灵宁静的愿望,整个画面显得宁静而深远。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水月亭周围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哲思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