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立春日对雪》
《立春日对雪》全文
元 / 傅若金   形式: 古风

帝城东风作春雪,千花堕地吹还灭。

云气微分五凤楼,日华稍动苍龙阙。

天涯对节每思亲,况复愁中数见春。

坐忆高堂献生菜,朝来说著远行人。

(0)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傅若金的《立春日对雪》,描绘了立春时节京城初雪的景象,以及诗人面对此景时的思绪与情感。

首句“帝城东风作春雪”,以“东风”点明季节转换,预示着春天的到来,而“春雪”则为全诗奠定了独特的氛围。接着,“千花堕地吹还灭”一句,生动描绘了雪花飘落的情景,仿佛是大自然在用洁白的雪花覆盖着大地,又似乎是在与凋零的花朵进行着一场无声的对话。

“云气微分五凤楼,日华稍动苍龙阙”两句,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京城特有的风貌。五凤楼和苍龙阙作为古代建筑的象征,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也暗示了皇权的威严与历史的厚重。云气的细微变化与日光的微动,更是将时间的流动与空间的广阔融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充满生机的意境。

接下来,“天涯对节每思亲,况复愁中数见春”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情感。身处异乡的他,每当看到这样的景色,便会思念远方的亲人。在愁绪中,春天的每一次到来都显得格外珍贵,更添了几分对家人的牵挂与思念。

最后,“坐忆高堂献生菜,朝来说著远行人”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坐在家中,回忆起母亲在立春之日为自己准备生菜的传统习俗,这不仅是对亲情的怀念,也是对故乡生活的向往。早晨,当他开口谈论起远方的旅人时,那份对家的思念之情溢于言表。

整首诗通过对立春日京城初雪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深刻揭示,展现了一幅既有自然美景,又有丰富情感的画面,让人感受到诗人对家乡、对亲人的深深眷恋。

作者介绍
傅若金

傅若金
朝代:元   籍贯:元代新喻官塘(今江西新余市渝水区下村镇塘里村)   生辰:1303—1342

傅若金(1303—1342) 字与砺,一字汝砺,元代新喻官塘(今江西新余市渝水区下村镇塘里村)人。少贫,学徒编席,受业范椁之门,游食百家,发愤读书,刻苦自学。后以布衣至京师,数日之间,词章传诵。虞集、揭傒斯称赏,以异才荐于朝廷。元顺帝三年(1335),傅若金奉命以参佐出使安南(今越南),当时情况复杂,若金应付自如,任务完成出色。安南馆宾以姬,若金却之去,并赋诗以言节操。欧阳玄赞其“以能诗名中国,以能使名远夷”。 归后任广州路学教授,年四十而卒。
猜你喜欢

和黄预病起

似闻药病已投机,牛斗蛇妖顿觉非。

李贺固知当得疾,沈侯可更不胜衣。

惊逢白璧山千仞,会见黄金带十围。

只信诗书端作祟,孰知糠籺亦能肥。

(0)

和休文至自新安

无成底事到天涯,重见春工换柳枝。

历尽江山苦行役,归来风雨过花时。

驱驰共厌人间世,险阻时闻别后诗。

独有穷愁销未尽,一番相见一伸眉。

(0)

叔父惠钵三首·其二

蒲团未有祖师意,洗钵何曾识赵州。

万里空归君解否,老胡端为我能留。

(0)

十八日观潮·其四

江平石出涨沙浮,船阁平洲水断流。

朝暮去来何日了,一杯谁与吊阳侯。

(0)

游凤栖寺

十里水烟迷,禅居偶杖藜。

地灵人不老,山好凤曾栖。

暑气消将尽,苔痕长欲齐。

松间何所得,泉石两三题。

(0)

牧羊图

画史含毫欲下时,笔端新意有谁知。

满山羖䍽燕然北,快取奇功慎莫迟。

(0)
诗词分类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梁颢 枚乘 阎选 李翱 邹应龙 计东 赵汝愚 许虬 唐珏 许仲琳 刘球 刘胜 荆轲 陈韡 吴淑姬 郦炎 祝颢 朱厚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