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弗为云拖,气和真是和。
润郊又及寸,泽物岂辞多。
所虑三时远,翻愁一往过。
祈年终始意,自不解应何。
雨弗为云拖,气和真是和。
润郊又及寸,泽物岂辞多。
所虑三时远,翻愁一往过。
祈年终始意,自不解应何。
这首诗描绘了微雨的细腻与润泽,诗人以“雨弗为云拖”开篇,巧妙地将雨与云的关系进行了对比,暗示了雨的轻盈与自由。接着,“气和真是和”一句,点明了雨后空气的清新与和谐,让人感受到自然界的宁静之美。
“润郊又及寸,泽物岂辞多。”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雨水对大地的滋养,无论是郊野还是万物,都得到了充分的滋润,没有丝毫的吝啬。这种无私的奉献精神,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厚情感。
“所虑三时远,翻愁一往过。”诗人在此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忧虑与感慨,担心雨水不能在适宜的时间到达,担忧它来去匆匆,未能充分地发挥其作用。这种细腻的情感流露,使得诗歌更加富有感染力。
最后,“祈年终始意,自不解应何。”诗人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愿望,希望一年的开始能够得到雨水的恩赐,但同时也感到困惑,不知道如何表达这种期待与感激之情。这种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与情感世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微雨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与赞美,同时也蕴含了对时间、生命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岁时荆楚,渺淮海、相望竹林清逸。
挂了豸冠归去也,侧耳中郎消息。
见说旌旗,行春江上,也报归来日。
婵娟千里,如今犹共天北。
应是南国甘棠,绿阴新长,未放春风歇。
料得清香凝燕寝,兵卫森然画戟。
回首尘踪,转蓬未了,又欲驰京陌。
浩歌金缕,殷勤遥寄铜狄。
天地为炉,ㄙ冈欲烬,此君兴味何长。
深林苍雪,特地作清凉。
甲刃**阵里,翠旌纛、佩玉鸣?
。
须知道,生来有节,晚岁更昂藏。
诗人闲品藻,卫公九十,淇水徜徉。
任风花高下,蝶乱蜂狂。
有客长途苦*,贪美荫、欲买陂塘。
推门去,何妨枕藉,三万六千场。
别离况味,叹自古难禁,最关情处。
暮帘卷雨。
念征衣乍拂,故人良苦。
见说麻姑,也怕方平节斧。
正凝伫。
又报道待回,天上官府。
谁与传尺素。
想玉简频催,彩云难驻。
中台独步。
便金门迤逦,近连沙路。
野鹤江楼,为嘱仙翁记取。
耿无语。
倚山亭、黯然平楚。
玉漏迟迟高阁报。
枝上梅花春又透。
红云宫阙白云山,人尽道。
如君少。
江北江南行处好。
试听阳春歌楚调。
调鼎勋名都做了。
人生七十古来稀,仁且寿。
谁能到。
有酒满斟南极老。
本。
但本变有不少脱误处,则用景元本校补。
绛阙春回近,先放玉堂梅。
当时产此人杰,天岂偶然哉。
吾道以为元气,学者仰如北斗,聊复振儒台。
来岁紫微阁,阊阖看天开。
七旬老,千里路,为公来。
二十年前,绣衣曾奉紫霞杯。
今朝湖光山翠,喜有碧桃玉藕,寿酒得重陪。
明日赋归去,回首望蓬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