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团未有祖师意,洗钵何曾识赵州。
万里空归君解否,老胡端为我能留。
蒲团未有祖师意,洗钵何曾识赵州。
万里空归君解否,老胡端为我能留。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师道所作的《叔父惠钵三首(其二)》。诗中通过"蒲团未有祖师意,洗钵何曾识赵州"这两句,表达了对禅宗修行的理解和对叔父赠予的钵的深刻感受。"蒲团未有祖师意"暗示诗人虽然坐在禅修的蒲团上,但并未真正领悟到禅宗的精髓,而"洗钵何曾识赵州"则借用了禅宗公案,表示自己对于叔父是否像赵州和尚那样深谙禅理有所疑问。后两句"万里空归君解否,老胡端为我能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叔父赠物背后深意的理解,暗示叔父可能期待他能从这个禅器中找到内心的宁静与启示,甚至暗示着一种期待他能留在身边指导修行的意思。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禅于物,以日常物件寄托禅意,体现了宋代理学与禅宗交融的特点,展现了诗人对禅修生活的思考和对叔父深情的回应。
宿雨滋兰,轻风飐柳,新来随处和融。
幽兰曲径,花气巧相通。
燕子才飞又语,带芹泥、时点芳丛。
微中酒,日长睡起,心事在眉峰。
年年,春好处,联镳荡桨,拾翠挪红。
任金貂醉脱,不放杯空。
谁信风流一别,当时事、已逐飞鸿。
云山晚,阑干罢倚,烟寺起疏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