愧将鄙句报多闻,操纸安能蔽所存。
砚墨未乾忧见罪,笺封还枉却酬言。
长吟不觉手之舞,熟览方知即也温。
长者如兴起予叹,摄齐时愿一登门。
愧将鄙句报多闻,操纸安能蔽所存。
砚墨未乾忧见罪,笺封还枉却酬言。
长吟不觉手之舞,熟览方知即也温。
长者如兴起予叹,摄齐时愿一登门。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韦骧所作的《再贶诗复以前韵答之》。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收到他人赠诗的感激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自身才学的谦逊与自省。
首联“愧将鄙句报多闻,操纸安能蔽所存”,诗人以谦虚的态度表达了自己的惶恐和不安,担心自己拙劣的诗句无法回应对方的高深学识,同时又担忧自己的文字难以完全表达内心的情感。
颔联“砚墨未乾忧见罪,笺封还枉却酬言”,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于创作的谨慎态度以及对对方作品的敬畏之心。他担心自己的回信还未完成,就可能被对方发现其中的不足之处而受到指责;同时,他也意识到自己的回信或许会再次打扰到对方,显得有些多余。
颈联“长吟不觉手之舞,熟览方知即也温”,通过生动的细节描绘,展现了诗人创作过程中的情感状态。在长时间的吟诵中,他仿佛感受到了诗歌带来的愉悦,以至于手舞足蹈;而在仔细阅读自己的作品后,他又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温暖与慰藉。
尾联“长者如兴起予叹,摄齐时愿一登门”,表达了诗人对于能够得到德高望重者的赏识和指导的渴望。他感叹于对方的才华和成就,并在心中默默许下愿望,希望能够有机会亲自登门拜访,以求教于对方。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体现了诗人对于文学艺术的热爱和追求,更展现了其谦逊、自省的人格魅力以及对知识的渴望和尊重。
朝廷入忘返,冠盖如云屯。
贤哉贵公子,独以民社言。
西台出命书,落笔波涛翻。
东台典封驳,坐惜日月奔。
试剧得上蔡,高卧强东藩。
旱岁独多麦,时雨如倾盆。
铃轩省鞭抶,幕府多壶樽。
逡巡文字乐,斥去簿领烦。
赐环行当至,坐席恐未温。
三槐日成阴,富贵属曾孙。
遨游公卿间,结交非不足。
高秋远行迈,黄泥没马腹。
问君胡为尔,笑指篱间菊。
故人彭城守,久作中朝逐。
诗书自娱戏,樽俎当谁属。
相望鹤颈引,欲往龟头缩。
前期失不遂,浪语频遭督。
黄楼适已就,白酒行亦熟。
登高畅远情,戏马有前躅。
篇章杂笑语,行草烂盈幅。
归来贮箧笥,把玩比金玉。
吾兄别我久,忧患欲谁告。
孤高多风霆,弹射畏颠覆。
白头日益新,岁寒喜君独。
纷纷众草中,冉冉凌霜竹。
恨我闭笼樊,无由托君毂。
客舟逝将西,日夜西北风。
维舟罢行役,坐令鬓如蓬。
偶从二三子,步上百尺台。云烟遍原隰,?恍令人哀。
山中难久居,浮沉在城郭。
欲学扬子云,避世天禄阁。
浮木寄流水,行止非所期。
何须自为计,水当为我移。
外物不可必,惟此方寸心。
心中有乐事,手付瑟与琴。
夜吟感秋诗,惜此芳物零。
幽人亦多思,起坐再三听。
白驹在空林,瓶罄有耻罍。
尽我一杯酒,愁思如云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