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重阳偏多风雨,绝怜此日暄明。问秋香浓未,待携客、出西城。正自羁怀多感,怕荒台高处,更不胜情。向尊前,又忆漉酒插花人。只座上、已无老兵。
凄清,浅醉还醒,愁不肯,与诗评。记长楸走马,雕弓笮柳,前事休评。紫萸一枝传赐,梦谁到、汉家陵。尽乌纱便随风去,要天知道,华发如此星星,歌罢涕零。
近重阳偏多风雨,绝怜此日暄明。问秋香浓未,待携客、出西城。正自羁怀多感,怕荒台高处,更不胜情。向尊前,又忆漉酒插花人。只座上、已无老兵。
凄清,浅醉还醒,愁不肯,与诗评。记长楸走马,雕弓笮柳,前事休评。紫萸一枝传赐,梦谁到、汉家陵。尽乌纱便随风去,要天知道,华发如此星星,歌罢涕零。
这首《紫萸香慢》是宋代词人姚云文的作品,写于重阳节之际,天气多风雨,但难得有晴朗之时。词人借景抒怀,表达了对往昔欢聚时光的怀念和对人事变迁的感慨。
"近重阳、偏多风雨",开篇即描绘了节日氛围中的阴郁气候,与佳节的喜庆形成对比。"问秋香浓未",通过询问秋菊的香气是否浓郁,引出对友人的思念。"正自羁怀多感",词人寓情于景,流露出羁旅在外的孤独和感伤。
"怕荒台高处,更不胜情",暗示了登高望远可能触发更多的情感波澜。"向尊前、又忆漉酒插花人",在酒杯前回忆起昔日共度欢乐的人,更显今夕之悲凉。"只座上、已无老兵",表达对旧友的怀念,以及岁月流转中人事的变迁。
"凄情。浅醉还醒",词人心境复杂,浅酌也无法排解愁绪。"记长楸走马,雕弓射柳",追忆过去的豪情壮志,如今只能成为过往。"紫萸一枝传赐,梦谁到、汉家陵",借紫萸寄托哀思,梦境中也难寻故人踪迹。
最后,词人感叹"尽乌纱、便随风去,要天知道,华发如此星星",表达了对时光流逝、青春不再的深深感慨。"歌罢涕零",以泪收尾,将词人的情绪推向高潮,展现出深沉而感人的哀愁。
夜坐庭前月,娟娟影倍清。
眼看前代迹,心切故乡情。
积水鱼龙起,空林鸟鹊惊。
灵槎如可觅,吾欲上蓬瀛。
天地有否泰,山川无古今。
相传旧时政,应慕昔贤心。
三献曾悲玉,四知常畏金。
平生无寸术,一念恤民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