驮经白马寺,创额赤乌年。
宗续云门法,心参雪窦禅。
松高留鹤语,树老蜕龙悬。
长日翻经罢,蒲团礼佛前。
驮经白马寺,创额赤乌年。
宗续云门法,心参雪窦禅。
松高留鹤语,树老蜕龙悬。
长日翻经罢,蒲团礼佛前。
这首明代诗人唐文凤的诗《和游新吴寺诗韵有小序(其三)》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邃的佛教修行场景。首句“驮经白马寺”暗示了寺庙与佛法的紧密联系,可能是指僧侣们骑马驮载佛经,体现了佛教传播的庄重与神圣。次句“创额赤乌年”则借用了时间意象,以“赤乌”象征古老,强调了寺庙的历史悠久。
“宗续云门法,心参雪窦禅”两句表达了对佛教宗派的传承和修行者的内心体验,云门法和雪窦禅都是禅宗的重要流派,僧人在此研习佛法,寻求内心的觉悟。
“松高留鹤语,树老蜕龙悬”通过自然景象进一步渲染出寺庙的清幽氛围,松鹤共处,老树龙鳞般的斑驳,增添了神秘和超凡的意味。
最后,“长日翻经罢,蒲团礼佛前”描绘了僧人终日研读佛经后,于蒲团上虔诚礼拜的情景,展现了僧人的修行生活和对佛法的敬仰。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新吴寺的风貌,以及僧人们在此静心修持的场景,体现了作者对佛教文化的理解和敬仰。
南枝月明乌鹊飞,北风惊沙燕马嘶。
倦游乃有故乡念,强学处士听朝鸡。
马蹄得得乌帽底,与日竞走东还西。
安知神府在人境,晓雾十里飞香猊。
咄嗟似与化人遇,宫殿盘郁穷烟霏。
瑛房蕊箧浩无极,当关九虎何由窥。
仙郎邀客自清旦,阒若岫户临江湄。
向来同是烂柯客,石梁跨野长虹垂。
登晨未辨七盟盖,祈年欲采三华芝。
授书忽作蕊珠吏,云篆岂特传盟威。
故人一笑共清景,常谈曲谨皆芟夷。
而余煮饼北窗卧,正坐世网缠绵之。
枣瓜麟脯不同举,但见綵笔方交驰。
萧然俯仰在环堵,穷巷偪仄仍喧卑。
高堂修竹寄遐想,况烹雪乳调清丝。
径须暇日一寻胜,眼中尘袂空成帷。
《神霄宫知宫陈应常邀乡人集道堂余不果往毛彦时有诗诸公皆和见率同作次韵一首》【宋·程俱】南枝月明乌鹊飞,北风惊沙燕马嘶。倦游乃有故乡念,强学处士听朝鸡。马蹄得得乌帽底,与日竞走东还西。安知神府在人境,晓雾十里飞香猊。咄嗟似与化人遇,宫殿盘郁穷烟霏。瑛房蕊箧浩无极,当关九虎何由窥。仙郎邀客自清旦,阒若岫户临江湄。向来同是烂柯客,石梁跨野长虹垂。登晨未辨七盟盖,祈年欲采三华芝。授书忽作蕊珠吏,云篆岂特传盟威。故人一笑共清景,常谈曲谨皆芟夷。而余煮饼北窗卧,正坐世网缠绵之。枣瓜麟脯不同举,但见綵笔方交驰。萧然俯仰在环堵,穷巷偪仄仍喧卑。高堂修竹寄遐想,况烹雪乳调清丝。径须暇日一寻胜,眼中尘袂空成帷。
https://shici.929r.com/shici/UGax4.html
急涧无止水,秋兰无故丛。
别来今几年,坐阅毗岚风。
交亲半鬼箓,生者仍衰穷。
及兹过君家,樽酒一笑同。
知我厌鼙鼓,烦君韵丝桐。
相携步林壑,暂觉万虑空。
樗社寄庄叟,醉乡着无功。
醒来百忧集,尚寐期无聪。
屋前寒雀作饥声,老大都因节物惊。
九日纵弃经夕饮,百年能病几番酲。
白衣于我似无旧,黄菊对人偏有情。
醉里高歌开口笑,世间名利一毫轻。
八万四千,大悲宝目。问此多目,孰为正观。
惟阿那律,无目而视。问此真目,毕竟安在。
是法眼者,犹为金屑。有法无眼,有眼无法。
稽首导师,五蕴皆寂。悲观慈观,等大圆镜。
颓然方床,如梦中事。山河大地,一切消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