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见罗罗》
《见罗罗》全文
明 / 杭淮   形式: 古风

野人形骸如木土,出入防身负长弩。

白布裹额金耳环,腰下红丝约双股。

道傍私语如嗟咨,山深少见汉官仪。

由来人情一失抚,不独此辈为豺虎。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身处偏远山林的野人形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其独特的生存状态与内心世界。

首句“野人形骸如木土”,以“木土”比喻野人的外在形象,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强调了其与世隔绝的生活环境。接着“出入防身负长弩”一句,揭示了野人生存的艰难与警惕性,长弩不仅是自卫的武器,也象征着对未知世界的戒备。

“白布裹额金耳环,腰下红丝约双股”描绘了野人的装扮,白布与金耳环形成鲜明对比,既体现了其原始的装饰习惯,又暗示了某种仪式或身份的象征。红丝腰带则进一步勾勒出野人的生活细节,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道傍私语如嗟咨,山深少见汉官仪”两句,通过野人在山间小路的私语,反映了他们与外界交流的稀少,以及可能存在的某种社会结构或语言习惯。同时,“汉官仪”一词的使用,暗示了野人与汉族文化的某种联系或接触,但这种接触似乎并不常见,可能带有某种隔阂或误解。

最后,“由来人情一失抚,不独此辈为豺虎”表达了对人类情感和行为的反思。这句话意味着,无论是野人还是人类社会中的个体,都可能因失去控制或理解而变得如同野兽一般。它提醒人们,人与人之间的相处需要更多的理解和包容,避免因误解而导致的冲突和伤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位野人的形象,不仅展现了其独特的生存状态,还蕴含了对人性、社会关系及文化差异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杭淮
朝代:明

(1462—1538)明常州宜兴人,字东卿,号复溪。杭济弟。弘治十二年进士,授刑部主事,迁员外郎。正德间历云南提学副使,累官右副都御史致仕。与兄济并负诗名。有《双溪诗集》、《二杭集》。
猜你喜欢

泊嘉州拟游峨眉不果登九顶山州守郑君麟野招饮其上薄暮乃还舟次为纪其游五首·其五治易洞

嵌空石室斧痕成,劈破浑沦卦始生。

易注原来无了义,剩有流霞洞口迎。

(0)

酬封砻瑕见怀

山馆秋初霁,孤村晚更烟。

有怀空自赏,得句向谁传。

露白葭全折,枫丹林欲然。

宁知摇落意,犹有美人怜。

(0)

望庐山

五老何年石,香炉万古烟。

地形三楚尽,江色两湖连。

谷有青牛卧,山传白鹿眠。

未能穷胜迹,空此挹群仙。

(0)

题肤功雅奏图·其二

蓟门东去路三千,汉相曾专细柳权。

今领中枢严锁钥,无烦上将拥楼船。

帝傍法曜能参座,关外降夷半实边。

主圣正需良宰执,虏廷新是舞干年。

(0)

同潘孟骧诸子游白云·其三

閒披青霭霭,其上白云层。

为访餐霞侣,犹逢补衲僧。

茶烹涧边水,杖借石间藤。

颇尽诸天界,前峰异日登。

(0)

春风

旭日侵朝阁,炉烟透夕扉。

更将明月影,来照舞罗衣。

宿酒凉初解,林花香渐微。

因君寄归雁,遥望玉关飞。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蔡世远 萧瑟瑟 韩鑅 任希古 马光祖 法藏 靳学颜 沈如筠 戚夫人 鲁宗道 孔稚圭 陆景初 徐彦若 善生 韦承庆 李琮 滕白 胡梦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