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起上人》
《送起上人》全文
宋 / 方回   形式: 五言律诗

五台秋雪外,一钵几年归。

名刹今无数,真僧似此稀。

万山供破屩,九月耐单絺。

定忆穿南麓,同听落叶飞。

(0)
翻译
在五台山的秋雪之外,我带着一只钵盂已经漂泊多年。
如今众多有名的寺庙,真正的僧人却如我这般稀少。
行走于万座山间,穿着破旧草鞋,即使九月的寒风也无所畏惧。
我一定还记得穿过南麓的道路,那时我们一起聆听落叶飘飞的声音。
注释
五台:五台山,中国著名的佛教圣地。
秋雪:秋季的雪景。
一钵:一只食钵,象征僧人的简单生活。
归:回归或流浪归来。
名刹:著名的寺庙。
真僧:真正的修行僧人。
稀:稀少。
万山:众多的山。
破屩:破旧的草鞋。
单絺:单薄的细葛布衣。
定忆:必定记得。
南麓:山的南坡。
落叶飞:落叶飘落的声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侣归隐山林的境况和心境。首句“五台秋雪外,一钵几年归”表达了僧人在五台山的秋天积雪之外,携带一只钵盂多年后归来的情景。这不仅描绘了僧人的生活状态,也隐含着他对尘世的超然和对精神家园的寻觅。

“名刹今无数,真僧似此稀”则透露出当时佛教界混乱的现状,一方面是名目的寺庙众多,而真正修行的僧人却如同这位归隐者一般稀少。这反映了作者对于佛法纯净与否的关注和思考。

“万山供破屩,九月耐单絺”描述了僧人的生活环境和精神状态。万山之中,他以破损的钵盂为食器,承受着九月清冷天气中的单薄衣衫。这种物质上的简朴和自然界的严酷,更映照出僧人心灵的坚韧与超脱。

“定忆穿南麓,同听落叶飞”则是诗人对于这位归隐者的回忆和共鸣。穿越南山的记忆,以及在静谧中共同聆听落叶纷飞的声音,都成为诗人心中的美好瞬间,也象征着对自然、对生命深刻感悟与理解。

整首诗通过简洁明快的笔触,展现了僧人的隐逸生活和其超然物外的精神世界,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对于当时佛教界的观察和思考。

作者介绍
方回

方回
朝代:宋   字:万里   号:虚谷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生辰:1227—1307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猜你喜欢

虞儿池上艺竹一首

东园有清池,开镜凉秋里。

时乘五柳风,临流倒香蚁。

右军玉鹅浮,陶朱紫鳞起。

日咏衡门诗,人称卫贤水。

吾儿爱嵇林,绕池种苍竹。

一朝凤凰枝,潇洒照心目。

不减江宁芳,遥分会稽绿。

招彼高阳徒,攀游谢流俗。

(0)

离合作郡姓名字诗

婵娟王母,谢此下土。因息昆墟,口饮甘露。

云我三岛,二龙乘去。长啸碧虚,肃肃闲住。

紫芝初芳,瑶草又歇。生者可哀,日景易没。

徒见桃李,若木隔绝。古圣贤儒,人久澌灭。

扙锌挥旌,金销刃?。晞视百年,目光终竭。

以种以植,禾为蝗齧。

(0)

高士颂九十一首·其八十七庞公

庞公真隐,志凌冰雪。弗慕荣华,自宁巢穴。

遗与人殊,身于世绝。茹秀鹿门,欣怡云月。

(0)

题松月卷

幽斋淡清夜,长空敛浮烟。

素娥从何来,宛宛落我前。

髯翁矫而立,顾影如矜妍。

相看本无期,忘形更忘言。

为招山中相,再酌骑鲸仙。

悠然对终夕,不知清漏传。

(0)

秋日杂咏二十三首·其八咏田家

白露被西畴,䆉稏行可穑。

秋来喜多晴,场圃除殖殖。

镰铚各为操,任负翁媪怿。

儿童拾稚穗,鸡母啄狼粒。

共言岁事丰,租税期早毕。

不有三时劳,何能一时逸。

(0)

山中漫兴

清晨急雨度林扉,馀滴烟梢尚湿衣。

雨水霞明桃乱吐,沿溪风暖药初肥。

物情到底能容懒,世事从前顿觉非。

自拟春光还自领,好谁歌咏月中归。

(0)
诗词分类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诗人
鱼玄机 魏收 孟昶 刘辩 黄爵滋 何基 王诜 张旭 曾布 黎士弘 刘仁本 陈洪绶 马致远 李朴 张仲素 高其倬 柳恽 聂夷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