婵娟王母,谢此下土。因息昆墟,口饮甘露。
云我三岛,二龙乘去。长啸碧虚,肃肃闲住。
紫芝初芳,瑶草又歇。生者可哀,日景易没。
徒见桃李,若木隔绝。古圣贤儒,人久澌灭。
扙锌挥旌,金销刃?。晞视百年,目光终竭。
以种以植,禾为蝗齧。
婵娟王母,谢此下土。因息昆墟,口饮甘露。
云我三岛,二龙乘去。长啸碧虚,肃肃闲住。
紫芝初芳,瑶草又歇。生者可哀,日景易没。
徒见桃李,若木隔绝。古圣贤儒,人久澌灭。
扙锌挥旌,金销刃?。晞视百年,目光终竭。
以种以植,禾为蝗齧。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仙人与人间世界的对比,以及对时间流逝和生命短暂的感慨。开篇“婵娟王母,谢此下土”,以神话中的王母形象,象征着超凡脱俗的境界,与尘世形成鲜明对比。接着“因息昆墟,口饮甘露”,描述了仙人于昆仑山中享受清静与甘甜,远离尘嚣的生活状态。
“云我三岛,二龙乘去”则进一步展现仙人的超然与自由,仿佛能驾驭龙飞升至三岛,隐喻着追求精神上的超越与解脱。接下来的“长啸碧虚,肃肃闲住”,通过长啸与闲居的描写,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心灵宁静的意境。
“紫芝初芳,瑶草又歇”两句,运用自然界的更迭来暗示生命的循环与无常,紫芝与瑶草的生长与凋零,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有限。紧接着“生者可哀,日景易没”,直抒对生命短暂的哀叹,表达了对时光易逝的深深感慨。
“徒见桃李,若木隔绝”则以桃李与若木(传说中的不死之木)的对比,强调了生命的脆弱与不朽之间的矛盾,桃李虽美却终将凋零,而若木则象征着永恒的生命。最后,“古圣贤儒,人久澌灭”,感叹古代圣贤的智慧与道德逐渐消失,流露出对传统文化衰落的忧虑。
“扙锌挥旌,金销刃”可能是指手持权杖或旗帜,象征权力与荣耀的消逝,以及金刃的磨损,暗含着权力与物质的无常。结尾“晞视百年,目光终竭”表达了对人生短暂的深刻理解,即使拥有百年寿命,最终也难逃目光耗尽的命运。“以种以植,禾为蝗齧”则以农作物遭受蝗虫侵害的比喻,象征着世间万物皆难逃自然法则与灾难的侵袭。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仙人生活的描绘与人间世界的对比,以及对生命、时间、权力与自然法则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宇宙真理的探索与思考。
丽水真精,南州高品,流落楚皋湘岸。
翠帐销残,带鱼粉碎,写不尽灵均怨。
莺羽潇潇,菜花掩映,黄瘦过初相见。
记当时,传报泥缄,早已遂同心愿。
似谁将,三径寒芳,满林枯叶,把九畹风光换。
从今契合,世路交情,拚一笔都勾断。
操变西音,佩纫中色,郁鬯酒堪同荐。
尽教人,东抺西涂,都不改旧时疏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