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方西樵·其三》
《赠方西樵·其三》全文
明 / 王渐逵   形式: 古风

含灵配高厚,万物长以治。

感应谅斯存,此身讵能离。

迂生罔所测,玄言泪其机。

龌龊纡杖履,蹇傲栖岩扉。

擎拳守木偶,浮诞如狂痴。

岂知大化下,阴阳无停期。

寂感理固然,空幻靡所依。

吾观千载下,此道多阇梨。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渐逵所作的《赠方西樵(其三)》。诗中探讨了自然法则与人类存在的关系,以及对超然事物的理解。

首句“含灵配高厚,万物长以治”描绘了天地间万物生长的和谐景象,暗示着自然法则的普遍性和重要性。接下来,“感应谅斯存,此身讵能离”表达了人与自然界的紧密联系和相互影响,强调了感知自然界变化的重要性。

“迂生罔所测,玄言泪其机”则揭示了对于深奥玄妙的自然法则,普通人难以理解,甚至可能感到困惑和悲伤。接着,“龌龊纡杖履,蹇傲栖岩扉”通过对比,指出那些拘泥于世俗琐事的人,与那些追求精神自由、栖息于山林之间的人之间的不同态度。

“擎拳守木偶,浮诞如狂痴”形象地描绘了一些人对生活态度的荒谬和不切实际,与前文形成鲜明对比,强调了对自然法则的真正理解和遵循的重要性。“岂知大化下,阴阳无停期”进一步阐述了自然界的永恒变化,提醒人们要顺应自然规律。

最后,“寂感理固然,空幻靡所依”表达了对自然法则的深刻理解,认为一切现象都是自然法则作用的结果,而这种理解是稳固的,不会被虚幻的事物所动摇。最后一句“吾观千载下,此道多阇梨”总结了观点,认为在历史长河中,能够深刻理解并遵循自然法则的人(阇梨,佛教中的学者或教师)是宝贵的。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法则的探讨,反映了诗人对宇宙真理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人类如何在自然法则中找到自身位置的哲学反思。

作者介绍

王渐逵
朝代:明

(1498—1559)明广东番禺人,字用仪,一字鸿山,号青萝子、大隐山人。正德十二年进士,官刑部主事。以养母请告,家居十余年,后至广州,适有诏,养病逾三年者不复叙用。乃赴会稽,谒王阳明墓,与其门人讲学。久之乃归。后复被荐入京,言事不报,复乞归。嘉靖三十七年十二月卒。有《青萝文集》。
猜你喜欢

偶吟

近市心如水,居贫道未穷。

关门度梅雨,攲枕受槐风。

问学十年事,文章百世公。

读多书有味,吟少句无工。

(0)

金陵送左史

临歧掺袂欲何言,罢酒开船色惘然。

万里重逢傥无日,一杯相属岂非天。

修鳞去蛰三池浪,倦翼归投万壑烟。

从此登临只西首,美人家在夕阳边。

(0)

郑检法重九病起送酒索诗

闻道台参早,交亲喜可知。

犹能白衣酒,相劝菊花时。

带剩如干眼,梳添几寸丝。

风骚足材料,何必项斯诗。

(0)

郑子仁生朝

万紫千红变绿时,高门广路绣弧垂。

梅梢暗结和羹实,蚕簇初抽演綍丝。

首占夏时天已许,名喧春榜世方知。

家传鼎甲寻常事,不比寒儒漫浪期。

(0)

次韵赠东湖周子问

玉锁凌空不可攀,卧听车马日三竿。

以湖拜命官名散,把酒封君国号欢。

父祖诗家三世将,弟兄文阵两秦难。

年丰母健无馀事,长作人间谢客兰。

(0)

会葬外舅还过李万州墓下

又送人间一古今,两翁相望接云岑。

屈伸固是乾坤用,恻怆岂非天地心。

野迥茆风声索索,山深松日影阴阴。

平生来往风流在,应有幽人见苦吟。

(0)
诗词分类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诗人
刘希夷 曹寅 范云 邓廷桢 宋应星 岳飞 张泌 左思 毕沅 刘大櫆 陈继儒 张英 鲜于枢 张岱 元绛 李华 孙逖 万寿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