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灯清苦心,纵横五经库。
龙门屡点额,晚献长杨赋。
莫年拥皋比,未足鸣韶濩。
旅榇门生扶,风悲白杨路。
一灯清苦心,纵横五经库。
龙门屡点额,晚献长杨赋。
莫年拥皋比,未足鸣韶濩。
旅榇门生扶,风悲白杨路。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学者的一生,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与追求,以及面对人生终点时的无奈与感慨。
首句“一灯清苦心”,形象地展现了这位学者在孤灯下夜以继日地学习,内心充满对知识的渴望,生活虽艰苦却精神饱满。接下来的“纵横五经库”则进一步说明了他广泛涉猎各种经典,学问渊博。
“龙门屡点额”借用古代科举考试中通过龙门象征及第的典故,表达了这位学者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未能如愿中举,反映了他仕途上的挫折与失落。“晚献长杨赋”则是说他在晚年才有所作为,创作出有影响力的文学作品,体现了他一生不懈的努力和对文学的热爱。
“莫年拥皋比”中的“皋比”是古代读书人的坐具,这里指代学者的晚年生活。这句话暗示了这位学者在晚年依然坚守学术,但“未足鸣韶濩”则表达了他对未能达到更高学术成就的遗憾。最后,“旅榇门生扶,风悲白杨路”描绘了他去世后,门生们帮助安葬他的场景,白杨树下的风吹过,带走了最后一丝哀伤,也寓意着学者的一生在后人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一位学者一生的描绘,展现了他对于知识的执着追求、面对人生起伏的坚韧不拔,以及最终在学术和文学领域留下的贡献。同时,也蕴含了对逝者的怀念与敬仰之情。
正高城霁雨,独客登楼,怕近黄昏。
暮色明千树,带归鸦数点,红到柴门。
醉颜更教长驻,天影散霞纹。
称暗柳凉蝉,深帘晚燕,重倒金尊。
征人在何处,傍疏林策马,频问前村。
渺渺烟波阔,剩乱帆半叶,挂上离痕。
旧游记寻湖畔,芳草懒晴熏。
自路隔雷锋,悠悠望绝东去云。
薄醉垂鞭,宝坊才转疑飞坠。
一年明月打头圆,望处浑如水。
便有鱼龙成队,更多少、王侯邸第。
白头犹说,天上霓裳,旧时风味。
谁耐闲行,紫骝可也如人意。
归来孤馆踏歌声,远听心还碎。往事姮娥应记。
遍灯月、阑珊影里。而今谁问,南国春寒,个人憔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