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瑛旧宅绰山前,父老犹能话昔年。
楼阁俨如真洞府,主宾浑似小神仙。
花时不绝笙歌宴,门柳常维书画船。
肯信只今无片瓦,平芜漠漠锁寒烟。
阿瑛旧宅绰山前,父老犹能话昔年。
楼阁俨如真洞府,主宾浑似小神仙。
花时不绝笙歌宴,门柳常维书画船。
肯信只今无片瓦,平芜漠漠锁寒烟。
这首明代诗人龚诩的《过顾玉山旧宅二首(其一)》描绘了一幅充满诗意的画面。诗中以阿瑛旧宅为背景,坐落在绰山之前,让人联想到昔日的繁华与宁静。父老们还能忆起当年的盛事,楼阁巍峨,宛如真实的洞天福地,主人和宾客仿佛神仙眷侣般逍遥自在。
春花烂漫时,笙歌不断,宴乐不断,门前的柳树下更是常常停泊着载满书画的画舫,显示出主人的艺术品味和高雅生活。然而,诗人笔锋一转,感慨如今旧宅已无一瓦,只剩下一片荒芜的草地和弥漫的寒烟,暗示了世事变迁,人事如梦的沧桑感。
整首诗通过对比昔年与今夕,表达了对时光流转、物是人非的深深感慨,以及对往昔美好生活的怀念。
天行明月地行水,水月相去八万里。
天公大力谁能移,月在水中天作底。
我心与月明作两,真月本在青天上。
虽云佛说我别说,恐入众生颠倒想。
少城城隈佛宫阙,客哦水月僧饶舌。
三峡水寒梅花时,起予对月赓此诗。
我爱铜官好,君实家其间。
山水相萦萃,花卉矜春妍。
有鸣林间禽,有跃池中鲜。
叶山何嗟峨,秀峙东南偏。
峰峦日在望,远色涵云边。
宾客此遴集,觞饮常留连。
君家世儒雅,子弟清风传。
前日辟书堂,名之曰逢原。
有志在古道,驰情慕高贤。深哉堂名意,推此宜勉?。
木茂贵培本,流长思养源。
左右无不宜,愿献小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