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簇花攒百幅新,故应重唤谪仙人。
灵台一霎交梨熟,漫向峰头拜七真。
绣簇花攒百幅新,故应重唤谪仙人。
灵台一霎交梨熟,漫向峰头拜七真。
这首元代诗人薛如鉴的《奉詶句曲外史》以“绣簇花攒百幅新”开篇,描绘出一幅繁花似锦、色彩斑斓的画面,仿佛是特意为迎接谪仙人的归来而精心布置。接下来的“故应重唤谪仙人”,既是对谪仙人身份的尊称,也暗含着对这位超凡脱俗之士再次降临人间的期待与敬仰。
“灵台一霎交梨熟”一句,运用了道教文化中的元素,将“灵台”比喻为心灵的高洁之地,“交梨”则象征着修行的成果或内心的觉醒。这一句不仅展现了诗人对于精神境界提升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谪仙人在此时此刻能够获得心灵上的顿悟和升华。
最后一句“漫向峰头拜七真”,则表达了诗人对谪仙人以及道家七真(即七位得道成仙的人物)的崇敬之情。这里的“漫向峰头”既是一种动作的描述,也是对谪仙人所在仙境的想象,而“拜七真”则是对道家圣贤的膜拜,体现了诗人对于道德修养和精神追求的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对于精神境界的追求以及对道家文化的崇敬,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思的作品。
湘江滨,湘江滨,兰红芷白波如银,终须一去呼湘君。
问湘神,云中君,不知何以交灵均。
我恐湘江之鱼兮,死后尽为人。
曾食灵均之肉兮,个个为忠臣。
又想灵均之骨兮终不曲,千年波底色如玉。
谁能入水少取得,香沐函题贡上国。
贡上国,即全胜和璞悬瓈,垂棘结绿。
云顶聊一望,山灵草木奇。
黔南在何处,堪笑复堪悲。
菊歇香未歇,露繁蝉不饥。
明朝又西去,锦水与峨眉。
藓浓苔湿冷层层,珍重先生独去登。
气养三田传未得,药非八石许还曾。
云根应狎玉斧子,月径多寻银地僧。
太守苦留终不住,可怜江上去腾腾。
一别一公后,相思时一吁。
眼中疮校未,般若偈持无。
卷句冰团大,炉烟枥橛粗。
劝君君记取,不用更他图。
皓彩中宵合,开门失所踪。
何年今夜意,共子在孤峰。
气射灯花落,光侵壁罅浓。
唯君心似我,吟到五更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