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谓浮云解作霖,岂期云气漫成阴。
何人奠璧频瞻仰,有客悲歌叹毒淫。
顼帝权移天曷定,神龙用亢海徒深。
掩身未服先贤训,向日空怀寸草心。
总谓浮云解作霖,岂期云气漫成阴。
何人奠璧频瞻仰,有客悲歌叹毒淫。
顼帝权移天曷定,神龙用亢海徒深。
掩身未服先贤训,向日空怀寸草心。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刘基所作的《和石末公冬暖》。诗中,作者以“总谓浮云解作霖”起笔,表达了对自然现象的期待,期待云朵能带来甘霖滋润万物。然而接下来的“岂期云气漫成阴”转折,暗示了实际情况并非如愿,阴霾笼罩,令人失望。
“何人奠璧频瞻仰”描绘了一种祭奠或仰望的场景,可能是对某种信仰或怀念的象征,而“有客悲歌叹毒淫”则透露出社会环境的动荡与人们内心的哀怨。诗人借“顼帝权移天曷定”表达对政权更迭、世事无常的感慨,以及“神龙用亢海徒深”的隐喻,可能指英雄人物的孤独和困境。
最后两句,“掩身未服先贤训,向日空怀寸草心”,诗人自谦未能遵循先贤教诲,只能在逆境中怀揣微小的心愿,表达了对理想无法实现的无奈和对光明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情感沉郁,体现了刘基在乱世中的思考和感慨。
忠南在三川,风俗自朴美。
挂席朝雨歇,薄暮舣江涘。
金马有遗老,耋岁尚发齿。
入丹每再拜,咄咄谈刺史。
忠劳首敬舆,名德复居易。
贤迹殊后先,屈指刘与李。
圣朝置守来,畴可萧公比。
自公移合来,蒲鞭且不使。
谕民必真淳,谕士必廉耻。
谕赋赋期集,谕暴暴立已。
去忠四十年,慈惠日在耳。
俎豆跻四贤,微公义安起。
语竟继以□,冥漠一逝水。
谁为后来者,椎骨恒及髓。
慨惟我舅氏,异政山东纪。
兴薄南野青,绶解治中紫。
家食止素业,□资缺妻子。
悽其盖棺日,破屋见新主。
汩汩荡蘼流,转觉寒约鄙。
向无词苑碑,人心几不死。
《忠南悼舅氏也舅氏萧公曩为忠守去且四十年忠人追祀之衷既展拜祠下退而赋忠南》【明·黄衷】忠南在三川,风俗自朴美。挂席朝雨歇,薄暮舣江涘。金马有遗老,耋岁尚发齿。入丹每再拜,咄咄谈刺史。忠劳首敬舆,名德复居易。贤迹殊后先,屈指刘与李。圣朝置守来,畴可萧公比。自公移合来,蒲鞭且不使。谕民必真淳,谕士必廉耻。谕赋赋期集,谕暴暴立已。去忠四十年,慈惠日在耳。俎豆跻四贤,微公义安起。语竟继以□,冥漠一逝水。谁为后来者,椎骨恒及髓。慨惟我舅氏,异政山东纪。兴薄南野青,绶解治中紫。家食止素业,□资缺妻子。悽其盖棺日,破屋见新主。汩汩荡蘼流,转觉寒约鄙。向无词苑碑,人心几不死。
https://shici.929r.com/shici/gXhXLzHa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