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明发石山》
《明发石山》全文
宋 / 杨万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明发愁仍集,寒云又作屯。

悬知今定雨,正坐夜来暄。

便恐禾生耳,宁论客断魂。

山深更须入,闻有早梅村。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míngshíshān
sòng / yángwàn

míngchóurénghányúnyòuzuòtún

xuánzhījīndìngzhèngzuòláixuān

便biànkǒngshēngěrnínglùnróngduànhún

shānshēngèngwényǒuzǎoméicūn

注释
明发:指第二天早晨。
愁仍集:忧愁仍然聚集。
寒云:寒冷的云层。
作屯:聚集不散。
悬知:预料,预知。
暄:温暖。
禾生耳:稻谷生长霉菌。
客断魂:旅人忧虑不安。
山深:山的深处。
早梅村:有早梅的村庄。
翻译
明天早晨起来依然感到忧愁,寒冷的云层又聚集不散。
可以预知今天必定会下雨,只因昨晚天气突然变得暖和。
担心这样下去稻谷会受潮生长霉菌,更不用说旅人因担忧而心神不宁。
既然山深处可能有避雨的好去处,我应该寻找那个听说有早梅盛开的村庄。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文学家杨万里的作品,名为《石灰吟》。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忧虑和对农事的关注。

"明发愁仍集,寒云又作屯。悬知今定雨,正坐夜来暄。"

这里诗人描述了一种紧张而期待的情绪。天空中积聚的乌云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雨水,而这种自然现象常常与农事息息相关。在这个季节里,雨水对于农业生产至关重要,因此诗人正坐以待,希望夜晚能带来温暖的降雨。

"便恐禾生耳,宁论客断魂。"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农作物成长的担忧,以及对于旅途中孤独和内心苦楚的体验。“便恐禾生耳”意味着他害怕麦子因为缺水而不能正常生长,而“宁论客断魂”则是说,即使身处异乡,思念家乡之情也如同灵魂被切割般痛苦。

"山深更须入,闻有早梅村。"

在最后两句中,诗人表达了即便是在深山中,也要继续前行的决心。他听说有一处叫做“早梅村”的地方,那里可能已经盛开了梅花,这对于诗人来说或许是一种精神上的慰藉和向往。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反映出了诗人内心的忧虑与期待,以及他对于农事和家乡的深厚情感。

作者介绍
杨万里

杨万里
朝代:宋   字:廷秀   号:诚斋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生辰: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猜你喜欢

送裴阐

道向毗陵岂是归,客中谁与换春衣。

今夜孤舟行近远,子荆零雨正霏霏。

(0)

送云阳少府

渭曲春光无远近,池阳谷口倍芳菲。

官舍村桥来几日,残花寥落待君归。

(0)

酬贾鹏山人郡内新栽松寓兴见赠二首·其二

无能常闭阁,偶以静见名。

奇姿来远山,忽似人家生。

劲色不改旧,芳心与谁荣。

喧卑岂所安,任物非我情。

清韵动竽瑟,谐此风中声。

(0)

韩漳州书报彻上人亡因寄二绝·其二

频把琼书出袖中,独吟遗句立秋风。

桂江日夜流千里,挥泪何时到甬东。

(0)

杨参军庄送宇文邈

秋云冒原隰,野鸟满林声。

爱此田舍事,稽君车马程。

离堂惨不喧,脉脉复盈盈。

兰叶一经霜,香销为赠轻。

灯光耿方寂,虫思隐馀清。

相望忽无际,如含江海情。

(0)

从军行

滥得进士名,才用苦不长。

性癖艺亦独,十年作诗章。

六义虽粗成,名字犹未扬。

将军俯招引,遣脱儒衣裳。

常恐虚受恩,不惯把刀鎗。

又无远筹略,坐使虏灭亡。

昨来发兵师,各各赴战场。

顾我同老弱,不得随戎行。

丈夫生世间,职分贵所当。

从军不出门,岂异病在床。

谁不恋其家,其家无风霜。

鹰鹘念搏击,岂贵食满肠。

(0)
诗词分类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诗人
孔子 墨子 江采萍 徐惠 李朝威 李延寿 房玄龄 吴理堂 邹弢 孙梁 洪昇 郭麐 冯云山 高鹗 乐钧 徐锡麟 沈复 林嗣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