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能常闭阁,偶以静见名。
奇姿来远山,忽似人家生。
劲色不改旧,芳心与谁荣。
喧卑岂所安,任物非我情。
清韵动竽瑟,谐此风中声。
无能常闭阁,偶以静见名。
奇姿来远山,忽似人家生。
劲色不改旧,芳心与谁荣。
喧卑岂所安,任物非我情。
清韵动竽瑟,谐此风中声。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作品,名为《酬贾鹏山人郡内新栽松寓兴见赠二首(其二)》。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
"无能常闭阁,偶以静见名。"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平时不善于交际,只是在安静的时候偶尔显露出一些名声。这也反映出柳宗元性格中的内向和宁静喜好。
"奇姿来远山,忽似人家生。" 这里形容的是松树的美丽,它们来自远方的山脉,仿佛是有人居住在那里一样,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劲色不改旧,芳心与谁荣。" 劲色指的是松树的坚韧颜色,即使时间久了也不改变。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松树不变的品格和精神内涵的赞美。
"喧卑岂所安,任物非我情。" 这里的“喧卑”指的是世俗嘈杂的声音,而“岂所安”则是询问这些声音在哪里能够找到平静。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尘世喧嚣的超脱和对内心宁静的向往。
"清韵动竽瑟,谐此风中声。" 这里“清韵”指的是松林中的清脆声音,“竽瑟”是古代的一种乐器。这两句描绘了松树在风中发出的声音,与古代乐器的音色相谐。
整首诗通过对新栽松树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界中生命不屈不挠精神的赞美,以及个人对于宁静、超脱世俗喧嚣的追求。柳宗元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情感体验,将这首诗塑造成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寄寓着诗人的情怀与哲理。
十亩松篁百亩田,归来方属大兵年。
岩边石室低临水,云外岚峰半入天。
鸟势去投金谷树,钟声遥出上阳烟。
无人说得中兴事,独倚斜晖忆仲宣。
天畔峨嵋簇簇青,楚云何处隔重扃。
落花带雪埋芳草,春雨和风湿画屏。
对酒莫辞冲暮角,望乡谁解倚南亭。
惟君信我多惆怅,只愿陶陶不愿醒。
半掩朱门白日长,晚风轻堕落梅妆。
不知芳草情何限,只怪游人思易伤。
才见早春莺出谷,已惊新夏燕巢梁。
相逢只赖如渑酒,一曲狂歌入醉乡。
诸侯分楚郡,饮饯五溪春。
山水清晖远,俱怜一逐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