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人击鼓木人吹,露柱亲闻脑搭披。
如是圆音无用处,阎公未肯便饶伊。
石人击鼓木人吹,露柱亲闻脑搭披。
如是圆音无用处,阎公未肯便饶伊。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奇特的场景:石人击鼓,木人吹奏,仿佛音乐在空气中回荡。"露柱亲闻脑搭披"一句,形象地描述了声音透过露珠传递,连石头和木头都仿佛能感知并参与其中。然而,诗人认为如果这些声音只是单纯的圆润和谐,没有实际的教化作用,那么即使阎罗王也不会轻易放过它们,暗示这样的技艺如果没有深意,终将被审视和追问。
整首诗寓言性强,通过石人和木人的象征,表达了对技艺或学问仅追求表面形式而不注重实质内容的批评,以及对教育者责任的提醒。释印肃作为宋代禅师,其诗常带有禅宗的哲理,此诗也不例外。
佳气满吴洲,琅琅谪仙句。
当其傲云月,风流良可慕。
寂寥数百载,何人踵逸步。
建溪有刘侯,于吟契其趣。
是知建与吴,妙处同一悟。
水石巧萦纡,烟云互吞吐。
花光时变眩,山色无旦暮。
物物可供吟,先为梅花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