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奉别尧夫先生承见留数刻渍梅酒磨沈水饮别聊书代谢》
《奉别尧夫先生承见留数刻渍梅酒磨沈水饮别聊书代谢》全文
宋 / 李中师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磨汤渍酒重分携,景霁风和二月时。

莫忘天津别君处,黄梅庭下半离披。

(0)
翻译
研磨茶叶泡酒再相邀,正值二月天气晴朗风和
别忘了在天津分别的地方,黄梅树下我们依依惜别
注释
磨汤:研磨茶叶。
渍酒:泡酒。
重分携:再次相伴。
景霁:天气晴朗。
风和:微风和煦。
天津:地名,古代城市。
别君处:与你分别的地方。
黄梅庭下:黄梅树下。
半离披:枝叶半凋零,表示离别之态。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中师所作,名为《奉别尧夫先生承见留数刻渍梅酒磨沈水饮别聊书代谢》。从诗的内容来看,作者在二月初春时节,与朋友尧夫先生分别,这一别意象深长。首句“磨汤渍酒重分携”,表达了主人公与友人在温暖的春日里共同享用梅花酒,情谊深厚。这里的“磨汤”指的是精心酿造的美酒,“渍酒”则是将梅花泡制于酒中,借以象征纯洁高雅的情操。"重分携"表明了朋友之间不舍昼夜、难舍难离之情。

“景霁风和二月时”,描绘出了一幅初春的美丽画面。在这个季节里,大自然开始苏醒,天气晴朗,微风轻拂,是一年中最为温馨的日子。诗人用这来衬托与友人的别离之情,更加凸显了分别时的心境。

接下来的“莫忘天津别君处”,则是对朋友的一种叮咛和自我安慰,希望对方不要忘记在京城的那一段难得的聚首时光。“天津”这里代指京城,即作者与友人分别之地。"别君处"强调了分别场景,使人唏嘘不已。

最后,“黄梅庭下半离披”,则是诗人在分别后,独自一人在黄梅树下,感慨万千,不禁披衣独坐,沉浸于对友人的思念之中。"黄梅"指的是梅花,"庭下"则是家宅的院落,"半离披"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不舍。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初春景象的描写和对朋友分别时情感的表达,展现了宋代文人的细腻情感和深厚友谊。

作者介绍

李中师
朝代:宋

(1015—1075)宋开封人,字君锡。仁宗景祐元年进士。以荐为集贤校理、提点开封府界,督吏捕盗,尽得之。为淮南转运使,两浙饥,移淮粟赈赡。神宗时累官龙图阁直学士、知河南府,严整吏习,号为治办。然用法刻深,烦碎无大体,唯厚结中人。权发遣开封府卒。
猜你喜欢

送郑户曹赋席上果得榧子

彼美玉山果,粲为金盘实。

瘴雾脱蛮溪,清樽奉佳客。

客行何以赠,一语当加璧。

祝君如此果,德膏以自泽。

驱攘三彭仇,已我心腹疾。

愿君如此木,凛凛傲霜雪。

斲为君倚几,滑净不容削。

物微兴不浅,此赠毋轻掷。

(0)

公子行

轻薄儿,面如玉,紫陌春风缠马足。

双蹬悬金缕鹘飞,长衫刺雪生犀束。

绿槐夹道阴初成,珊瑚几节敌流星。

红肌拂拂酒光狞,当街背拉金吾行。

朝游鼕鼕鼓声发,暮游鼕鼕鼓声绝。

入门不肯自升堂,美人扶踏金阶月。

(0)

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0)

哭孟浩然

故人不可见,汉水日东流。

借问襄阳老,江山空蔡州。

(0)

酬乐天频梦微之

山水万重书断绝,念君怜我梦相闻。

我今因病魂颠倒,唯梦闲人不梦君。

(0)

灵台

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经始勿亟,庶民子来。

王在灵囿,麀鹿攸伏。麀鹿濯濯,白鸟翯翯。王在灵沼,於牣鱼跃。

虡业维枞,贲鼓维镛。於论鼓钟,於乐辟廱。

於论鼓钟,於乐辟廱。鼍鼓逢逢。蒙瞍奏公。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高蟾 韩亿 鱼玄机 魏收 孟昶 刘辩 黄爵滋 何基 王诜 张旭 曾布 黎士弘 刘仁本 陈洪绶 马致远 李朴 张仲素 高其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