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汤渍酒重分携,景霁风和二月时。
莫忘天津别君处,黄梅庭下半离披。
磨汤渍酒重分携,景霁风和二月时。
莫忘天津别君处,黄梅庭下半离披。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中师所作,名为《奉别尧夫先生承见留数刻渍梅酒磨沈水饮别聊书代谢》。从诗的内容来看,作者在二月初春时节,与朋友尧夫先生分别,这一别意象深长。首句“磨汤渍酒重分携”,表达了主人公与友人在温暖的春日里共同享用梅花酒,情谊深厚。这里的“磨汤”指的是精心酿造的美酒,“渍酒”则是将梅花泡制于酒中,借以象征纯洁高雅的情操。"重分携"表明了朋友之间不舍昼夜、难舍难离之情。
“景霁风和二月时”,描绘出了一幅初春的美丽画面。在这个季节里,大自然开始苏醒,天气晴朗,微风轻拂,是一年中最为温馨的日子。诗人用这来衬托与友人的别离之情,更加凸显了分别时的心境。
接下来的“莫忘天津别君处”,则是对朋友的一种叮咛和自我安慰,希望对方不要忘记在京城的那一段难得的聚首时光。“天津”这里代指京城,即作者与友人分别之地。"别君处"强调了分别场景,使人唏嘘不已。
最后,“黄梅庭下半离披”,则是诗人在分别后,独自一人在黄梅树下,感慨万千,不禁披衣独坐,沉浸于对友人的思念之中。"黄梅"指的是梅花,"庭下"则是家宅的院落,"半离披"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不舍。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初春景象的描写和对朋友分别时情感的表达,展现了宋代文人的细腻情感和深厚友谊。
彼美玉山果,粲为金盘实。
瘴雾脱蛮溪,清樽奉佳客。
客行何以赠,一语当加璧。
祝君如此果,德膏以自泽。
驱攘三彭仇,已我心腹疾。
愿君如此木,凛凛傲霜雪。
斲为君倚几,滑净不容削。
物微兴不浅,此赠毋轻掷。
轻薄儿,面如玉,紫陌春风缠马足。
双蹬悬金缕鹘飞,长衫刺雪生犀束。
绿槐夹道阴初成,珊瑚几节敌流星。
红肌拂拂酒光狞,当街背拉金吾行。
朝游鼕鼕鼓声发,暮游鼕鼕鼓声绝。
入门不肯自升堂,美人扶踏金阶月。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故人不可见,汉水日东流。
借问襄阳老,江山空蔡州。
山水万重书断绝,念君怜我梦相闻。
我今因病魂颠倒,唯梦闲人不梦君。
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经始勿亟,庶民子来。
王在灵囿,麀鹿攸伏。麀鹿濯濯,白鸟翯翯。王在灵沼,於牣鱼跃。
虡业维枞,贲鼓维镛。於论鼓钟,於乐辟廱。
於论鼓钟,於乐辟廱。鼍鼓逢逢。蒙瞍奏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