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阴丛绿衬疏黄,点缀林光妙擅场。
晚节花香终觉艳,平芜草短莫悲凉。
新愁最易催人老,薄病犹堪靓晓妆。
信识金风能度物,任他著色向秋阳。
阴阴丛绿衬疏黄,点缀林光妙擅场。
晚节花香终觉艳,平芜草短莫悲凉。
新愁最易催人老,薄病犹堪靓晓妆。
信识金风能度物,任他著色向秋阳。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黄叶的美丽与哀愁交织的景象。首句“阴阴丛绿衬疏黄”,以“阴阴”形容秋日的阴凉,以“丛绿”衬托出“疏黄”的黄叶,既展现了黄叶在绿色背景中的独特美,也暗示了季节的更迭。接下来,“点缀林光妙擅场”一句,赞美黄叶在林间光影中巧妙地扮演着主角的角色,增添了林间的生动与活力。
“晚节花香终觉艳”一句,将黄叶比作晚节之花,即使在秋天,也能散发出独特的香气,展现出其艳丽的一面,表达了对黄叶坚韧不屈精神的赞赏。而“平芜草短莫悲凉”则通过对比,强调了黄叶在枯草中依然保持生机,不因环境的凄凉而消沉,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新愁最易催人老”一句,借黄叶引发的新愁,暗示了岁月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的感慨。接着,“薄病犹堪靓晓妆”则以黄叶虽病但仍能装扮清晨的妆容,比喻即使身体虚弱,心灵也能保持美丽与乐观,展现出一种坚韧的生命力。
最后,“信识金风能度物,任他著色向秋阳”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认同与尊重,认为金风(秋风)能够赋予万物色彩,无论是黄叶还是其他事物,都应顺应自然,以最美的姿态迎接秋阳,体现了诗人对生命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深刻理解。整首诗通过对黄叶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缀缀红梅肥似蜡,濛濛飞雨洒如脂。
吴郎齿软食不得,翻忆张公大谷梨。
渊明无心云,才出便归岫。
东皋半顷秫,所种不常有。
苦恨无酒钱,閒却持杯手。
今朝有一壶,携之访亲友。
惜无好事人,能消几壶酒。
区区谋一醉,岂望名不朽。
閒吟篱下菊,自传门前柳。
试问刘寄奴,还识此人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