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红梅行之有诗和依其韵和》
《送红梅行之有诗和依其韵和》全文
宋 / 梅尧臣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缀缀红梅肥似蜡,濛濛飞雨洒如脂。

吴郎齿软食不得,翻忆张公大谷梨。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hóngméixíngzhīyǒushīyùn
sòng / méiyáochén

zhuìzhuìhóngméiféiméngméngfēizhī

láng齿chǐruǎnshífānzhānggōng

注释
缀缀:形容红梅花朵密集而饱满。
红梅:梅花的一种,因其红色而得名。
肥似蜡:形容红梅花瓣饱满如蜡质。
濛濛:形容雨丝细密。
飞雨:指飘落的雨点。
洒如脂:形容雨点轻柔地落在地面上,像油脂一样细腻。
吴郎:泛指吴地的人,这里可能暗指某人的牙齿敏感。
齿软:指牙齿娇嫩,不能承受硬或甜的食物。
食不得:吃不了,形容对某种食物的抗拒或无法享用。
张公大谷梨:历史上著名的甜美梨品种,这里用来对比。
翻译
红梅花朵丰满如蜡般晶莹,细雨飘落如同油脂般滋润。
吴地的人牙齿娇嫩无法承受这甜蜜,反而怀念起张公大谷的甜美梨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红梅盛开的景象,诗人以"缀缀"形容红梅花瓣密集,犹如凝脂般的蜡质,鲜艳而饱满。"濛濛飞雨洒如脂"则进一步描绘了雨滴轻柔地落在红梅上,仿佛脂粉般滋润。诗人提到"吴郎齿软食不得",可能是借指吴地人对红梅的喜爱程度,即使牙齿软弱也难以抗拒其美味,这与下文的"张公大谷梨"形成对比,暗示红梅的独特风味。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红梅的喜爱之情以及对友人分享这份喜悦的期待。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
朝代:宋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1002~1060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猜你喜欢

题秋山平远图

好山无定姿,最喜秋林晚。

云峰似几平,眺望一何远。

邈哉郭河阳,妙笔凌北苑。

玉堂留画幢,旷若陟层巘。

正如湖海士,物外得嘉遁。

又如蕴藉人,含意独深稳。

为吟画中山,秋入新诗本。

遥知石桥边,有人方策蹇。

(0)

水龙吟.咏莲

芙蓉开遍芳塘,薰风倍觉湖天好。

爱花心性,北窗簟滑,起来偏早。

王母瑶池,麻姑琼海,更谁窈窕。

枉惹他游女,暗增羞妒,频低首,临波照。

一段氤氲芳气,画阑前、紫云萦抱。

忽思泰华峰头,玉井搴来寒峭。

欲去无因,步虚声里,梦云空绕。

看层霄、鹤起凌风,何日尽收烦恼。

(0)

八声甘州.留别阿字无兄

叹离情一往一重来,可似海门潮。

已千秋期许,十年建立,两地忧劳。

又道如形伴影,彼此不容招。

底事扁舟上,回首迢迢。

待向梅关北去,倩宾鸿寄语,云阔天高。

想闻声欲下,转眼失鹪鹩。

更有时、连床续梦,怕冰霜、折断岁寒梢。

晨钟起、添些风雨,相助萧萧。

(0)

南乡子.华亭吊古

风雨满长亭,鹤唳滩头梦未平。

故国王孙何处去,伤情,烟月空濛白苎城。

往事恨飘零,江上青山云自横。

闻说莼鲈秋更好,凄清,漫忆风流张步兵。

(0)

虞美人.春晚

阶前嫩绿和愁长,坐忆眠还想。

花红破梦似相怜,起望小林残萼、损容颜。

双莺又向愁人絮,春也知归去。

个人只是不思家,生却杨花心性、落天涯。

(0)

风中柳.落花

一夜东风,南陌落红吹急。正芳时、画桥寒食。

秋千庭外,挂游丝百尺。怎凄凉、粉愁香泣。

半启朱扉,又是青阴如织。更凝眸、有谁怜惜。

但教飞去,向铜沟流出。及早透、三春消息。

(0)
诗词分类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诗人
乔行简 董士锡 太白山神 李璟 陈季同 周晋 严忠济 田游岩 王象春 郏亶 崔元略 滕珦 王嫱 梁焘 都穆 温峤 班婕妤 陈时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